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热门中概股多数收涨。操作上建议低吸参与为主。
指数低开震荡探底到3319附近反弹,上方受阻于3346点压力,收缩量反包阳线。成交量维持则有希望继续上行进入压力区。
周五指数低开高走震荡攀升,最终集体收涨,两市成交量小幅缩量。盘面上个股涨跌参半,AI医疗板块掀涨停潮,DeepSeek概念再度活跃。整体来看指数再收小阳线,5日均线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不过沪指并未创出新高,且量能处于缩量状态,所以本周初继续反复震荡的行情还会出现。周末消息面偏暖,从欧美到国内机构都在唱多A股投资价值,量能维持之下有望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操作上建议低吸参与为主。
★超充新基建千城计划全面启动 助力液冷超充普及
近期安徽中科智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全国12个省级行政区达成战略合作,全面启动“超充新基建千城计划”。该计划以覆盖文旅、工业、城市服务三大场景的“液冷超充+智慧微电网”技术为核心,打造我国首个规模化城市级智慧能源超充集群,预计将撬动超200亿元产业链投资,推动合作区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15-20个百分点。
★京东健康AI医生智能体完成内测、机构看好AI赋能医疗多场景
近日,京东健康旗下AI医生智能体产品完成内测,国内首批医生专家的AI数字分身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此外,华为数据储存公众号近日也发布信息称,将发布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该模型将于2月18日举办的“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发布。
★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线明确
2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预测,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轿车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2027年实现量产;第二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2030年实现量产;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30~2035年量产。
★三大运营商集体布局AI眼镜,概念股受关注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计划以深度定制的方式打造并推出三款高端型号的AI眼镜。”2月14日,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周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中国移动计划携手多家行业领先的科技企业,于2025年全年推出涵盖拍摄显示版、拍摄版、显示版及音频版四大系列的十余款AI眼镜产品。
★即时零售渐成蓬勃之势 同城物流有望焕发新机
2月14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发布题为《即时零售渐成蓬勃之势》的报道,肯定即时零售业态的良好发展态势,及其对于扩内需、促消费、助力实体零售发展的积极作用。
徐世荣: A0770619060001,张梦玮: A07706210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