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电话:4001066887    

服务监督电话:0351-5665501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公司公告
   
公司声明
   
0351-5665501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声明

近期,我公司发现某些不法个人冒充公司营销人员向投资者收取高额的费用,甚至以保证投资收益回报等方式吸引投资者从事证券投资或其他金融相关业务,以骗取服务费或投资理财款,严重侵害了投资者及我公司的合法利益,对我公司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对此公司郑重声明:

1、我公司从事的业务范围仅限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未开展期货、外汇、原油、贵金属等投资业务。如投资者收到假借我公司名义推广上述业务的电话、微信等,请投资者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2、我公司对外统一使用公司财户收取服务费用,且严禁营销人员以私人账户收款,如有疑问可拨打总部电话0351-5665501、 4001066887进行核实。

3、郑重警告正在冒用我公司名义进行销售及其他活动的任何个人或组织,立即停止此类非法行为。对于损害我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公司保留追究诉诸法律的权利。

4、任何冒用我公司名义引起的一切行为后果与我公司无关,敬请区分。

请各位投资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切实维护好自身权益。

特此声明!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24-11-22

关于变更我司服务监督受理电话的公告

因经营需要,我司服务监督电话自2018年12月24日起进行变更,统一使用 0351-5665501,我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特此公告!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18-12-24

慧研智投 慧研智投资讯 今日头条 记者观察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转动”为市场注入确定性
记者观察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转动”为市场注入确定性
2024-02-22 08:03
作者:SYSTEM
来源:早知道/脱水研报
住房城乡建设部连日召开会议,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开年工作动员会,会议要求,扎实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打造“四好”建设等民生实事;2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会议明确,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见效。1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分别召开会议,部署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此后,各地和相关金融机构紧锣密鼓抓好落实,不少城市春节假期仍在推进工作。房地产融资的良性循环正在重新形成,这为2024年房地产市场化解风险、提振信心注入了强大的确定性。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29个省份214个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5349个项目;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获得银行融资共294.3亿元,较春节假期前增加113亿元。另据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有关数据,已对“白名单”项目审批贷款1236亿元,正在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需要陆续发放贷款。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2月11日表示,累计对接协调机制项目2700余个,新审批项目超过10个,审批贷款近50亿元。贷款项目主体中,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占比超过80%,项目类型以满足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住宅为主。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将为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提供精准融资支持,有效推动政银企联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专家表示,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有利于强化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增强金融机构的信心,压实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体责任。“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的是项目名单而非企业名单,可将房地产企业风险与项目风险区分开来。这有助于支持项目开发建设,疏通房地产行业自身供求循环,形成金融与房地产之间的良性循环。”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可以看到,推出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贯彻落实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当前房地产企业融资困境的有力抓手,是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也是完善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重大创新。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近一个月的“加速转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日渐“跑通”。目前来看,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房企公司和项目,在市场规则范围内,在清晰的界线下,正逐步理清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住房城乡建设部2月20日召开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明确,各地在开展工作时要形成“两个闭环”:一是形成“推送—反馈”的工作闭环;二是形成“发放—使用—偿还”的管理闭环,确保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开发建设,严防资金被挪用于购地、偿还债务或其他投资。预计接下来各地会进一步精准提出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取得实效,房地产市场的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强。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头条
结束封闭期 多只新基金火速开放申购 多只提前布局AI基金净值大涨 机构称AI或为今年投资主线 量化交易监管“组合拳”强调趋利避害 后续举措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2月22日新股提示:龙旗科技公布中签率 2月22日盘前重要产业新闻 日韩股市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