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电话:4001066887    

服务监督电话:0351-5665501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公司公告
   
公司声明
   
0351-5665501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声明

近期,我公司发现某些不法个人冒充公司营销人员向投资者收取高额的费用,甚至以保证投资收益回报等方式吸引投资者从事证券投资或其他金融相关业务,以骗取服务费或投资理财款,严重侵害了投资者及我公司的合法利益,对我公司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对此公司郑重声明:

1、我公司从事的业务范围仅限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未开展期货、外汇、原油、贵金属等投资业务。如投资者收到假借我公司名义推广上述业务的电话、微信等,请投资者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2、我公司对外统一使用公司财户收取服务费用,且严禁营销人员以私人账户收款,如有疑问可拨打总部电话0351-5665501、 4001066887进行核实。

3、郑重警告正在冒用我公司名义进行销售及其他活动的任何个人或组织,立即停止此类非法行为。对于损害我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公司保留追究诉诸法律的权利。

4、任何冒用我公司名义引起的一切行为后果与我公司无关,敬请区分。

请各位投资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切实维护好自身权益。

特此声明!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24-11-22

关于变更我司服务监督受理电话的公告

因经营需要,我司服务监督电话自2018年12月24日起进行变更,统一使用 0351-5665501,我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特此公告!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18-12-24

慧研智投 慧研智投资讯 今日头条 龙年车市“价格战”打响 新能源车向燃油车要份额
龙年车市“价格战”打响 新能源车向燃油车要份额
2024-02-23 08:21
作者:SYSTEM
来源:早知道/脱水研报
龙年伊始,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就打响了。2月19日,比亚迪宣布“电比油低”,公司王朝网旗下秦PLUS荣耀版新车型正式上市,起售价为7.98万元。比亚迪此举引发业内外高度关注。短短几天,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哪吒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国内车企纷纷宣布降价。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调研采访获悉,竞争激烈的中国车市正在掀起新一轮的“价格战”,价格下探的同时,新能源车加速向传统燃油车要市场份额。业内人士表示,伴随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进入“深水区”。从“油电同价”到“电比油低”“电比油低”。作为国内首家停产燃油车的车企,比亚迪2月19日通过公司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明确针对燃油车的新宣传语。有接近比亚迪的人士对记者说,公司此举旨在获取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通过产品性价比优势来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具体来看,此次上市的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DM-i(混动)5款车型售价为7.98万元至12.58万元,这意味着比亚迪的新能源混动车型首次进入了7万元区间。同时,秦PLUS荣耀版EV(纯电动)5款车型售价为10.98万元至13.98万元,这使得纯电动车型进入10万元区间。对比目前市场上主流合资燃油车的价格,比亚迪的混动、纯电新能源车型均已实现“电比油低”。去年2月,比亚迪就通过秦PLUS冠军版新能源车以9.98万元的入门价格,首次将新车价格下探至10万元以内,实现了“油电同价”,直击当时国内市场主流合资燃油车的“护城河”。仅仅一年过去,秦PLUS荣耀版便对燃油车发起新一轮价格攻势。在降价2万元的同时,秦PLUS荣耀版还搭载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实现配置升级。今年2月18日,比亚迪公告,在汽车领域,公司完成了从整车技术到上游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全覆盖,以及更上游的车规半导体的垂直整合,构建出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完整产业生态。比亚迪有关人士介绍,秦PLUS家轿车型能在焕新升级的同时实现“电比油低”,得益于公司规模效应和垂直整合的实力。2023年,比亚迪秦家族车型年销量超过48万辆。规模的提升和上下游的垂直整合,使得比亚迪可以在保证整车收益的情况下,让渡零部件环节的利润,让超级混动等新能源技术普惠用户。比亚迪的降价之举开启了新能源车“降价潮”。2月19日,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也宣布多款主力新能源车型降价。其中,哪吒X、AYA、S等车型全系降价5000元至2.2万元。哪吒汽车有关人士指出,此次价格调整是公司对市场整体价格形势的回应。2月19日,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周钘在其社交媒体发声:“一个字,跟。”随后,上汽通用五菱宣布五菱星光新能源插混车型进阶版售价由10.58万元调整为9.98万元,售价降至10万元以内。吉利汽车本周推出吉利帝豪L HiP“龙腾版”车型,起售价为8.98万元,原版车型指导价为10.98万元起,入门车型价格降低2万元。长安汽车旗下启源品牌本周也将其A05车型售价下探至7.89万元,综合优惠1.1万元左右,价格比秦PLUS更低。新能源汽车行业机遇与危机并存“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不会给我们留下‘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2月18日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当前汽车产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电动化变革继续驶在快车道,智能化变革开始换挡提速。王传福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全球第一,占到全球60%以上的比重,形成了具有韧性和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是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性产业。王传福认为,汽车电动化将进一步深入,预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可能会超过50%。同时,中国新能源车品牌国内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从2020年的38%提升至2023年的56%,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高认可度和品牌优势。不过,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玩家众多和产能庞大,国内多家车企负责人近期也表达了担忧。就在2月18日开工首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和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均在公司开工信中敲响警钟称,2024年将迎来更为激烈的车市竞争。何小鹏表示,2024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将是淘汰赛的第一年。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对记者表示,随着行业迎来新一轮“价格战”,接下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将可以用“卷”和惨烈来形容。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延续增长态势,新车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同比增长3%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150万辆。根据中汽协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9.5万辆,这意味着新一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空间。“2024年是新能源车企站稳脚跟的关键年,竞争注定非常激烈。”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巨变。从燃油车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成本下探、“油电同价”给燃油车厂商带来巨大压力,燃油车产品更新换代相对较慢,产品智能化程度不高,更多依赖于优惠的价格来持续吸引客户。但是,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来看,随着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成本降低,造车成本有所下降,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已经形成规模效应。但是,行业规模的增长并不能掩盖企业竞争的激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行业从原来的传统品牌与新势力品牌竞争,演变为传统自主品牌、传统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华为等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四方角逐。与此同时,汽车企业盈利性被进一步削弱,目前100余个新能源乘用车品牌中仅有极少数品牌盈利。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对记者指出,新能源车企的成功关键是要让消费者看得见、感受得到两大价值:性价比和产品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在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性价比正逐渐超越传统燃油车。未来,新能源汽车只有做到价廉物美,才能行驶得更远。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头条
小米发布“全家桶” 澎湃OS打通人、车、家三大场景 记者观察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春来早” 新天药业筹划收购汇伦医药控股权 2月23日盘前重要市场新闻 2月23日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2月23日盘前重要产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