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消息】当地时间15日,为期两周的波兰卡托维兹2018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4次缔约方会议(COP24)落下帷幕,经过13天的马拉松式谈判后,近200个缔约国家与组织终于就落实2015年《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达成一致,生成一份长达156页的“规则手册”。新协议的达成固然值得庆贺,但以美国为代表的“气候怀疑论”也在会场内外不断蔓延开,正在成为全球气候问题上不容忽视的隐忧。
COP24“规则手册”艰难接盘《巴黎协定》
COP24上通过的“规则手册”主要确认了2023年全球减碳目标的盘点机制——各国政府如何测量、汇报和核实各自的减排任务,并制定出透明的温室气体监管、排放与减排规则,设立2025年后的“绿色气候基金”新目标。而这一切都基于2015年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1次缔约方会议(COP21)上通过的《巴黎协定》。当时,总计197个缔约方一致同意将气候变化目标设定为“将增温限制在2°C或1.5°C以下”,并提交各国的“自定预期贡献”,但并没有就详细的执行方式与细节达成共识。
而此次能够达成具体的规则手册,也并非一蹴而就。事实上,这场长达13天的谈判会议曾多次陷入僵局,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国在“碳信用额度”(carbon credits)的问题上迟迟不能达成一致。碳信用额是联合国根据各国的减排努力和碳汇(carbon sink,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对其进行的补偿机制,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原本生产气体的危害越大,通过减少排放量获得的补偿就越多,而森林覆盖面积越多,补偿也会越大。因此,拥有广袤的亚马逊雨林的巴西主张对现有机制进行改革,允许双重的信用额累计,以期能从“碳信用额”获取更多利益。最终,这项对于其他国家则是显而易见不公平的提议被推迟到明年下半年再议。
没能达成一致的不仅是巴西的碳信用额提议,各国在《巴黎协定》第六条规定的“碳排交易制度”的细节上也始终无法取得共识。《巴黎协定》允许各缔约方间能够交易其碳排放配额,但各方的“国家自定贡献”(NDC)目标标准本就不一,而第六条规定在用字遣词上也相对模糊,为具体解释留下了很大空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莎(Patricia Espinosa)表示,这些争论在此次会议一开始已经表现了出来,要具体落实《巴黎协定》还有很多工作和细节要完成。尽管大多数国家都同意纳入碳排交易的市场机制准则,但最终仍无法达成共识,只能留待明年在智利举办的COP25会议上解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原计划通过的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今年10月发布的《IPCC全球变暖1.5°C特别报告》,最终因美国和沙特、俄罗斯、科威特等产油国的反对而没能通过,而该报告中的建议——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须减少45%——也没有被写进“规则手册”。
特朗普政府的“气候怀疑论”走向全球?
可以说,《IPCC全球变暖1.5°C特别报告》最终难产的罪魁祸首就是特朗普政府的“气候怀疑论”,但它的目标不仅仅是游说沙特、俄罗斯等国联手反对IPCC的报告。美国环保协会(EDF)的发言人凯斯·加比(Keith Gaby)指出,特朗普对这场会议有着清楚的负面影响力,“他向坐在这个房间的边缘处的人敞开了一扇大门……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他并不完全相信自己的政府团队,希望逐渐向其他国家扩展”。
首当其冲的就是多次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与美国的坚定同盟的沙特阿拉伯。在否决了IPCC报告后,沙特在2015年《巴黎协定》期间的代表团长甚至发推嘲讽称,“(整个气候变暖言论)就是这个世界创造出来的一个大阴谋,很庆幸它终于被遏制了”。这一论调与特朗普团队此前发表过的气候怀疑言论几乎如出一辙。克林顿政府时期的气候变化顾问保罗·布雷索(Paul Bledsoe)表示,沙特人历来在各种联合国的大型气候会议上的表现都是最糟糕的,总是想拖延协议的生效时间,破坏各项重大谈判结果。
相比之下,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措辞相对没有那么激烈。在今年10月俄罗斯能源周论坛上,普京承认“我们确实正在经历全球变暖,但它的原因还不明确,因为在所谓的人为排放上至今没有科学定论。”尽管俄罗斯在三年前签署了《巴黎协定》,但迄今为止,普京政府几乎没有在减排问题上作出任何实质性的举措。据《自然》杂志在11月发布的一项研究,如果单凭俄罗斯目前的气候政策,将会继续推动全球气温上升至少5℃——比科学家们给出的极限值还要高出3℃。
此外,澳大利亚似乎也正在气候问题上暗中倒戈。在前总理特恩布尔因在气候问题上的“亲美”政策于今年8月下台之后,其继任者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允诺将恪守《巴黎协定》,但事实上,在具体实施的问题上同样一再拖延,态度模棱两可。而其政府在9月发布的数据却显示,澳大利亚的碳排放量正在上升。更让澳大利亚的气候活动人士们震惊的是,在此次的波兰COP24大会上,当与会各方激烈辩论是否应该通过IPCC的报告时,澳大利亚代表团却默默站到了场外区域。“通过保持沉默、不表达立场的姿态,澳大利亚已经无声地支持了美国、俄罗斯和沙特的立场”,澳大利亚研究所气候与能源计划主任里奇·默赞(Richie Merzian)如此说道。(文章来源:IWEEKLY;作者:草西)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