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研报】在此次“40周年大会”的100位“改革开放先锋人物”的名单中,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的掌门人,全部出现在了表彰名单里、坐上了主席台,房地产行业整体缺席“表彰名单”,而金融领域,也只有一人而已。
虽然备受关注的任正非没有出现在“40周年大会”上,但华为仍然“以TA自己方式”出席了:也就在“40周年大会”召开的同时,北京时间12月18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已获得了超过25份5G商业合同,在5G商业合同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已出货了逾1万个5G基站。预计华为今年的营收将超过1000亿美元。
虽然屡受摧折,但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不仅是政策鼓励的大方向,也已经在那些“真抓实干”的企业当中获得“早期收获”,未来“A小强”的相关投资机会也在其中!
……
18日,虽然只是尾盘再次被“神秘资金”拉升,但“A小强”仍再次顽强的“跑输”美股跌幅,再次凸显自己的“自主性”!
当然,诸多分析还是把“A小强”“微幅下跌”的锅甩给了“不及预期”的相关高层会议的“公告内容”。
确实,从短中期看,如果一直需要政策刺激,“A小强”也实在是扶不起来,毕竟10月以来公布的系列政策调整,已经到了需要通过落实来“检验”其真实效力的时候,而不是再推什么新政策来迎合市场预期,归根到底,金融市场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A小强”的投资机会在未来(所谓的“中长期”),但现在已经是“介入、布局”的机会,当然,前提是你要找对“标的”,比如国家大力扶持的、同时也被外部势力打压的中国高科技产业……
12.13的会议刚一结束,就有人大发感慨“好像没谈话”,事后的一些分析则大谈“逊于预期”;
12.18的大会刚一结束,也有分析称长达1个半小时的讲话“好像只有三处谈及‘市场经济’”,不免又有些“惴惴不安”;
但只要稍加梳理就不难发现,其实此次“40周年讲话”,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困扰中国金融市场中长期预期的“大政方针”再强调、再明确问题——
1、纲举目张,此次“40周年大会”对“改革开放”大方向的再次肯定与坚持,为撇清近年来对市场化改革当中面临的“模糊、混乱预期”,提供了评判标准,有助于缓和市场焦虑,提升投资人的预期与信心。
近年来,无论是对国企民企的关系问题,对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互动问题,还是在贸易摩擦、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问题,屡屡出现的争论、乃至负面认知,从根本上说,还是在于当改革开放走到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深水区的时候,各方利益的差异带来了认识上的分歧,而要真正厘清上述问题,归根到底还得靠有关方面从战略层面与历史高度,再次廓清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主次矛盾,引领方向,以此为“批判标尺”,才能够更好的帮助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再次明确方向、凝聚共识,从而统一预期与行动方向,为未来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武器与实践工具。
考虑到10月以来一系列的高层会议与相关政策,深化市场改革、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国内市场,向高科技产业迈进是未来“稳定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结构、满足民生需要”的基本经济路径。在“稳杠杆、约束影子银行”的金融、货币政策框架下,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股权融资,是满足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高科技产业的必然需要,这样也是10.31政治局会议要求“激发资本市场活力”,12.13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根本所在。
2、未来的机会仍然在产业升级、高科技产业之上!
此次“40周年大会”再次强调,“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
12.13政治局会议也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稍早前的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针对创投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使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税负有所下降、只减不增。
……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40周年大会”的100位“改革开放先锋人物”的名单中,民营企业家,代表新经济、实体经济的企业家,占了大多数。其中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的掌门人,全部出现在了表彰名单里、坐上了主席台,房地产行业整体缺席“表彰名单”,金融领域,也只有一人而已。
至于金融领域,也只有禹国刚一人而已。禹国刚是深交所的创办者之一,但并未担任过深交所的正职。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领域涌现了很多“呼风唤雨”的大佬级人物,影响可能超过禹国刚,但无奈“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人最后晚节不保、留下污点,无法登上这个名单。
还有一点,任正非的缺席也引起了注意。一般认为:任正非极其低调,他肯定不太愿意抛头露面。而且,华为当前处于敏感的时候,不出现也是保护他和他的企业吧。
毕竟当前华为所面临的磨难,西方所苛责的一点,就是华为与有关方面的“关系”。西方的朋友们估计还在用上世纪的“经验和眼光”在看待中国的相关产业,其实,以今天华为的“内功”,根本不需要什么“关系”:任正非没有出现在“40周年大会”上,但华为仍然“以TA自己方式”出席了——
也就在“40周年大会”召开的同时,北京时间12月18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已获得了超过25份5G商业合同,在5G商业合同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已出货了逾1万个5G基站。预计华为今年的营收将超过1000亿美元。
就在同一天里,华为再传捷报。据《印度时报》12月18日消息,印度已经准许华为参与该国的5G测试。
今年2月巴塞罗那的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前夕,华为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符合3GPP标准(全球权威通信标准)的5G商用芯片——巴龙5G01,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符合3GPP标准5G商用终端——华为5G CPE。
这是继去年12月份全球首个5G标准方案冻结并发布后,业界发布的第一款商用芯片。有媒体认为,巴龙5G01的发布,标志着华为突破了5G终端芯片的商用瓶颈,也意味着华为成为首个可以为客户提供端到端5G解决方案的公司。
今年2月的MWC预沟通会上,华为宣布2018年发布5G基于NSA的商用版本和全套5G商用设备,2019年将推出5G麒麟芯片和智能手机。
同时,华为计划在今年投入50亿元用于5G研发,相对去年的40亿元显然加大了力度。华为方面透露,目前公司内参与5G研究专家已达数千人。
强劲的业绩增长,为华为的5G之路提供了支撑保障。此前,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深圳总部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华为今年的营收将超过1000亿美元,根据华为官网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营收3257亿元人民币(约为472.3亿美元),同比增长15%。
12月初,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表示,苹果计划把iPhone采用5G网络的时间推迟到2020年。相较于姗姗来迟的苹果,在5G网络领域,华为似乎已经占得先机。
早在今年年初,5G实验网中实测的华为5G网络峰值速率已经达到了20.25Gbps、时延低至0.33ms、每平方公里可联接的设备数量达到217万个,完全满足ITU标准要求。
……
以此观之,虽然屡受摧折,但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不仅是政策鼓励的大方向,也已经在那些“真抓实干”的企业当中获得“早期收获”,未来“A小强”的相关投资机会也在其中!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