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电话:4001066887    

服务监督电话:0351-5665501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公司公告
   
公司声明
   
0351-5665501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声明

近期,我公司发现某些不法个人冒充公司营销人员向投资者收取高额的费用,甚至以保证投资收益回报等方式吸引投资者从事证券投资或其他金融相关业务,以骗取服务费或投资理财款,严重侵害了投资者及我公司的合法利益,对我公司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对此公司郑重声明:

1、我公司从事的业务范围仅限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未开展期货、外汇、原油、贵金属等投资业务。如投资者收到假借我公司名义推广上述业务的电话、微信等,请投资者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2、我公司对外统一使用公司财户收取服务费用,且严禁营销人员以私人账户收款,如有疑问可拨打总部电话0351-5665501、 4001066887进行核实。

3、郑重警告正在冒用我公司名义进行销售及其他活动的任何个人或组织,立即停止此类非法行为。对于损害我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公司保留追究诉诸法律的权利。

4、任何冒用我公司名义引起的一切行为后果与我公司无关,敬请区分。

请各位投资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切实维护好自身权益。

特此声明!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24-11-22

关于变更我司服务监督受理电话的公告

因经营需要,我司服务监督电话自2018年12月24日起进行变更,统一使用 0351-5665501,我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特此公告!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18-12-24

慧研智投 慧研智投资讯 今日头条 机构高喊锂电迎来春季行情,铁锂高压实产品正加速上量,这两个龙头打开盈利空间
机构高喊锂电迎来春季行情,铁锂高压实产品正加速上量,这两个龙头打开盈利空间
2025-03-03 09:59
作者:SYSTEM
来源:早知道/脱水研报
【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需求爆发,掌握核心生产工艺,且有能力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将充分受益,而中低端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1、铁锂终端需求依旧高景气,高压实密度趋势明确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894.4GWh,同比增长26.8%。其中,国内装机量为533GWh,同比增长37.5%。2020-2024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由16.2GWh增长至340GWh,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终端需求整体维持较高增速。 当前动力电池技术正朝着高能量密度与快速充电的方向迭代演进,快充电池需要减少极片厚度以降低内阻、提高倍率,而提高磷酸铁锂的压实密度,则能够在更薄极片厚度下保持甚至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 多家电池企业布局相关产品确立了磷酸铁锂向着高压实密度方向发展的趋势。 2、需求结构变化,产品涨价将带动部分企业业绩快速转好 由于磷酸铁锂需求持续高增长,吸引了众多厂商布局,行业格局相对分散。而且过快的产能扩张导致了当前产能过剩的局面,业内企业经历了价格和盈利的大幅下滑。 但自2024年起高压密铁锂需求快速释放,高端品类供需达紧平衡,带动产品价格出现了明显回升。产品需求结构变化将加速业内企业分化,只有中低端产能的企业将继续在红海市场中激烈竞争,而具备高压密铁锂量产能力的企业将享受行业加速出清带来的利好,实现量价齐升。 3、高压密铁锂存在较高技术壁垒,目前以磷酸铁法、草酸亚铁法为主 通过磷酸铁法制备粉体压实密度2.6g/cm3以上的磷酸铁锂需新增二次烧结。而二烧工艺将使得电耗增加,生产效率下降,产品损耗增加,导致高压密铁锂成本较高。增加成本可控的企业才能真正将高压密铁锂产业化。草酸亚铁法在由于成本较高在常规产品主导市场的时候不占优。然而采用草酸亚铁法整个工艺流程不涉及二次烧结即可产出高压密铁锂产品,既避免了二次烧结带来的材料损耗和能源损耗,同时缩短了生产步骤,加快了生产效率。在生产高压密铁锂时,与磷酸铁法的成本差距显著缩小。因此在高压密铁锂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下,成为了最优工艺路线之一。 4、相关标的 湖南裕能:高压密产品放量,成本优势持续强化 富临精工:受益于高压密趋势,拓展布局机器人领域 研报来源:国泰君安,徐强,S0880517040002,铁锂高压密趋势有望加速业内企业分化。2025年03月03日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头条
全面梳理AIDC产业链,大规模资本开支推动下,量价齐升的细分有哪些 政策强力支持,人形机器人将在危化场景率先规模化落地,这些公司的产品已实现应用 有色锑:海外产量或将大幅下降,锑价格上涨明显加速,内盘已突破前高 智谱AI:杭州国资出手!国产AI大模型独角兽获超10亿元融资,全新大模型很快发布 算力:明确推动AI一体机发展,深圳印发重磅文件,有望成政企客户主流AI计算平台 【每日谈】2025年将是国产AI一体机应用元年,附产业链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