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相对创业板异常低配,近期中小票基金出现增仓态势,同时7月以来中小创板块的重要股东增持占比也逾6成。据统计,7月18日以来,创业板指数企稳反弹,同期累计上涨8.58%;中小板同期上涨6.07%。沪综指同期上涨2.35%,不及创业板,近期更是高位回调。 创业板目前估值情况如何?
经历长期低迷以后创业板近期在计算机板块的主导下迎来短暂反弹。截至此次反弹,创业板指从15年底的2915高点跌去了近40%的市值。与中国本土科技成长股的惨淡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纳斯达克指数屡创新高,标普500信息科技板块自2016年2月以来也震荡上行,今年三月以后领跑所有板块。
从PE(市盈率)均值来看,4000点时,创业板的平均PE是144倍,显然是很高。经过大幅下跌后,目前,创业板平均PE回落到45倍,较高点时低了很多,但是仍然比主板要高得多。
从PB(市净率)均值来看,当前创业板平均PB是4.4倍,相对于主板不到2倍的PB,也还是比较高的。
从PE中位数来看,当前创业板估值高达88倍,比平均PE高得多,说明大多数创业板股票的风险都是比较高的。
从营业收入的增速来看,创业板成立以来的平均增速是18.6%,同期主板是5.83%;从利润增速来看,创业板最近6年来的年均值是12.43%,同期主板是4.21%。虽然创业板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比主板高,但是并不足以支撑当前如此高的估值,当然具体的个股另当别论。
从技术面来看,2015年股灾以后,创业板指创下的1779低点已经破位,并在今年7月创下1641的新低,近期创业板指数是超跌反弹和逆市投资的行情;而雄安新区是今年4月份才启动的事件驱动型投资行情,股指连续大涨后进入了调整区间,并在今年7月底触底反弹,这个底部与雄安新区指数启动时的1110点已经非常接近,这一波行情将摆脱行情初始阶段普涨的格局,真正受益的概念股才会有继续上行的走势。
西南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观点认为,当前创业板综指处于1600-1700的区间是相对明确的阶段性底部,从代表内生性增长的每股净资产、每股留存收益等指标都开始出现积极的信号,表明过去外延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消退,内生性增长已经开始重回轨道。
长城证券近期也表示,创业板估值接近历史低位,板块风险释放较为充分:今年以来,出于对“创业板业绩、监管政策倾向”的担忧,创业板下跌-11.21%,同期,沪深300、中小板分别上涨10.19%、6.49%。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包括社保、证金、汇金等在内的国家队主力资金已经开始重仓创业板个股,这给创业板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据统计,最新披露的中报显示,“国家队”的代表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新进入10家公司前十大股东或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有9家创业板公司。截至8月7日,发布中报的创业板公司有53家,这意味着,证金大举入局的创业板公司并非只是个别现象,为数不少。不过,对于创业板个股,证金并非随意选择,上述被“相中”的创业板股基本都属于绩优股,今年中期全部实现盈利。
在当前时点,市场上有声音认为创业板可能走出2012年底的逆市反弹,接着走出一波凌厉上攻的牛市。市场上对创业板估值泡沫“一边倒”的声音正在减弱,“逆市投资”声音越喊越响,尤其是创业板中确实不乏部分高成长的优质个股。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基金经理称,成长股的底部机会值得看好,应该会比雄安新区股票的持续性更强、机会更确定。然而,要想做好投资还需要投资者的选股能力,因为创业板在分化,部分龙头股出问题打击了市场人气,但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应该是具备低估值、高成长性的特点,而这类股票主要集中在创业板中。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基金经理刘思甸认为,相比于2015年高位,目前的创业板点位确实已经回落很多,很多个股的估值也已回归到2012年的水平。但创业板要走出持续的好转,或需伴随盈利预期的好转。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