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监管趋严,特朗普政府又越来越可能打响中美贸易战,今年中资的美国收购交易大缩水。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金融数据与分析机构Dealogic上周发布报告称,中国在美并购所受审查越来越多,今年以来并购交易额已同比减少65%。去年,在海航收购希尔顿集团25%股权等高调交易带动下,这类并购交易额达到652亿美元的最高峰。
报告称,由于限制更严,中国买家可能终止或者搁置可能发起的美国境内收购。而这不但会影响美国企业,也可能给从事并购业务的华尔街机构造成损失。
Dealogic的分析师估计,约97亿美元的中资收购美国企业待定交易可能受到监管审查,7500万美元的顾问费用可能面临风险。
CNBC报道提到,一些律师和分析师认为,如果投资美国房地产,以及除技术等敏感领域以外行业,中资交易可能不受特朗普政府影响。贸易壁垒增加可能也刺激中国企业直接在美国修建更多工厂。
此前媒体就传出消息,称特朗普政府从严审批已经影响中资在美交易。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就曾援引消息称,美国政府正更严格审查中资交易,多宗高调的中资支持交易未获批准。尽管马云牵头举办首届中美企业家峰会,美国监管方仍未批准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包括蚂蚁金服此收购在内,至少五笔中资交易都已经或将要重新报审。
本周一,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考虑调查中国知识产权问题。这可能意味着特朗普打响了中美贸易战的第一枪。当日稍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重申,打贸易战没有前途,没有赢家,只会双输。
东方不亮西方亮 “一带一路”带旺并购
对美投资剧减的同时,中资一带一路相关的海外并购规模出现了爆发性增长。
华尔街见闻曾提到,今年6月,中国监管机构收紧了中国对其他地方的海外投资,海航、万达和复兴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海外扩张之路都遭到了限制。但从数据看,监管限制不涉及被视为国家重大战略的“一带一路”。
路透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一,中国对“一带一路”上68个国家的公司并购规模达330亿美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投资量310亿美元。
作为中国的国家级战略,在5月的首脑会议上,中国主席习近平曾承诺将为“一带一路”计划投资1240亿美元。
截至八月初,今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生的并购项目共计109起,去年全年为175起,而前年则为135起。从数据上看,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海外并购仍在持续扩张。
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海外并购更容易通过审批
路透社援引一位中资海外并购领域的高级投资顾问称:“你做的并购是否与‘一带一路’相关,是监管者在审批之前要考虑的第一件事。而你最好早点想清楚这件事。”
Herbert Smith Freehills律师事务所的Hilary Lau则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长期国家战略。在发生在其沿线的并购项目中,能源和基础设施又最受监管者青睐。
“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最近中资并购行动频繁。斯里兰卡、印度和孟加拉国也很火热,因为它们是连接东方和西方的走廊。”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今年发生在“一带一路”领域的最大的一起并购案,是万科联合中银集团、厚朴资本、高瓴资本等中资财团,以1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最大的物流设施提供商之一普洛斯。其他的大型并购案还包括:中石油以18亿美元收购阿布扎比陆上作业公司8%的股权、海航集团以10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物流公司CWT等。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表示,鼓励国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海外投资遇阻的海航最近也表示,以后会优先把资金投入到“一带一路”项目中去。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