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研报】博览财经明确指出,资本市场的“政策温度”大幅提升,气候环境已经变得“相对宜居”,行情也正式从“短中期‘全面翻多’”,升级为“中长期上涨大趋势确立”!
要想在当今这个“中长期上涨大趋势已经确立”的市道“混个温饱”,主要还得把握住国内政策主轴,跟随决策层指引的大方向,才是“生存法则”!而市场炒作重心正在转向创业板,而在中长期持股结构中可以考虑继续跟进与上述板块相关ETF品种。
而就在政策“呵护”的同时,证金、汇金、保险、社保等大资金则早已开始对各种指数相关的ETF品种“下重注”,而创业板则由于“估值已经逼近美国同行”的水平,盈利增速有也有望“触底回升”,正在“迎接”更多增量资金的“青睐”!
史上最牛的“净申购”
在股市低迷的同时,包括保险、证金、汇金、社保等各路资金却逆市申购了上证50、沪深300、中证100、创业板等多只ETF,股票型ETF过去一个月(2018年10月8日到11月7日)净申购规模在480亿到490亿之间,在各路资金的簇拥下,股票型ETF规模呈现加速攀升势头2004年中国有ETF以来,史上最牛的1个月时间(净申购份额和规模最大)。其中,华安创业板50ETF逆袭问鼎龙头。
从近一月基金份额净申购的排名看,今年遭遇大幅调整、弹性较好的创业板指受到资金的青睐。
数据显示,华安创业板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广发创业板ETF三只跟踪创业板指相关指数的ETF基金份额皆受到资金的净申购,华安创业板50ETF单月净申购份额高达62.7亿份,单月总份额增幅高达40%以上。
证金、汇金、保险、券商青睐ETF
从这类型基金的持有人看,保险、证金、汇金、社保等各路资金的身影频现。
以华夏上证50ETF为例,今年中报数据显示的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份额为67.46亿份,占上市总份额比例高达49.53%,为华夏上证50ETF的第一大持有人。
而从最新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华夏上证50ETF的机构持有人份额仍为67.46亿份不变,但由于基金总份额增速较大,该机构持有人的份额占比降至43.47%。
从另一投向港股的ETF龙头--恒生ETF的半年报的持有人看,险资成为配置恒生ETF的主要拥趸。
创业板泡沫充分出清,正在迎来“更多青睐”
1、创业板盈利增速接近历史均值水平。
以最新的成分股来看,创业板指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50亿,盈利增速达15.5%,盈利增速接近历史均值水平。
且更为重要的是,风险个股的亏损规模和股票数量已显著下降,对板块盈利负向拉动的力量正在逐步减弱。
具体来看,成分股中仍有5支个股亏损,相对调整前的8支亏损有所减少;同时,亏损的总规模为8亿元,较调整前的亏损45亿元大幅减少。
大幅亏损个股的剔除,正在加速尾部风险的出清,创业板指的内部结构得到持续优化,进一步回归历史正常水平。
创业板指100支成分股中:30支200亿以上股票中位数增速30%,维持较高的增速水平;
从创业板指三季报的业绩来看,总体盈利仍处于从17年Q4的-39.7%稳步回升的过程中,基于创业板指数每季度调整一次成分股的高频率,板块尾部个股风险将加速出清,明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相信创业板指公司的盈利水平将进一步修复。
2、估值首次与纳斯达克指数接轨。
创业板指在此前的调整中创下了历史估值新低,当前创业板指动态市盈率为28.3倍。
与海外科技龙头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相比,创业板指相对纳指100的相对PE从15年创业板泡沫时期的7.6倍调整到当前的1.1倍,相对估值首次与纳指100接轨,创业板指已经不再比海外“贵了”。
回顾美国纳斯达克指数2000年泡沫破灭后,板块长期估值中枢稳定在30-40倍之间。
对比当前的创业板指,在经历3年多,超过70%的调整后,当前估值PE(TTM)为28倍,估值水平已创历史新低,泡沫充分出清,无论是相对国内大盘指数还是相对美股纳指,创业板指当前位置已经具备较高的吸引力了。
详见相关视频——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