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研报】如果说,10月中下旬以来的一系列新政策、新表述是在“拨乱反正”,那么,11月的政策热点就在于有关方面如何“尽快落实”上,换言之,对投资而言,前者拨云见日指明市场方向,后者雷厉风行点拨投资机会!
国务院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证监会召开“各大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的专题座谈会”,几乎与此同时,证监会相关领导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金融资本与互联网技术创新论坛上表示,证监会正在迅速落实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要求;而银保监会负责人则接受央行《金融时报》的采访称:将从“稳”“改”“拓”“腾”“降”等方面入手,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此前,某高层领导明确强调“当前改革工作已经到了‘少说多干、狠抓落实’的阶段”!如今,随着一系列“新政策”的相继发布,11月的政策氛围正逐渐从“破旧立新”转向“贯彻落实”。
而银保监会与证监会,作为贯彻落实高层系列新政策当中的“关键枢纽部门”,近来也确实在采取相关措施,践行决策层的相关要求!
针对银保监会最新的政策表述,博览财经的感觉是,有关方面希望银行今后几乎是要“以入股的心态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乃至政商关系、企业经营方面的‘全方位’扶持”!
证监会方面继续“春雷阵阵”,“提高政治站位”的呼声不绝于耳,不仅明确要求把高层近期的“重要讲话精神领悟好、宣传好、解读好”,更要“为引导市场预期贡献积极力量”(用一个朋友的话说,几乎就是“尽可能唱多,尽量避免唱空”)。
……
谁说证监会发布10.30“三大声明”之后,就可以让你“瞎炒”了?
这不,面对11个涨停的恒立实业,深交所仍然坚定的发出关注函,要求其就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说明相关问题。
而博览财经更加关心的,是这种“政策调整之后的具体执行情况”。
虽然恒立实业的事,只是股市在实践决策层“激活资本市场活力”的号召之下,究竟该如何践行“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又要“加强市场监管”之间的拿捏,但也预示着各方面在落实决策层最新的政策路线!
在此前的《决策层密集释放政策利好,吹响新一轮改革开放号角》一文当中,博览财经明确指出——
目前看来,社会各界终于能够统一在决策层最新的政策规划之下“达成改革共识”,如今,决策层密集释放的政策利好,就是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
决策层近来大动作频频,在短短一周之内,几乎就把未来大半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所要厘清的东西,全部搞定!
剩下的,重点似乎就是各地方、各部委“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加油干”了……
博览财经认为,决策层近期的这些个大动作,一方面,是在经历了此前两三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带来的各种反复与挑战,尤其是08年之后实体经济的曲折,以及15年前后,金融市场大波动之后,对改革路径与政策方向的一次“大总结与再锻造”;
另一方面,国内所有的经济主体,无论他们此前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存在怎样的“利益纠葛与认识的分歧”,在遭遇国内的经济增长瓶颈,又叠加外部贸易压力,切身感受到经济增速下行,经营艰难、甚至干脆就是亏损,尤其是资本市场大幅回落,股市损失上万亿市值之后,这种“切肤之痛”,让所有经济主体都深刻感受到,如果不愿意承受“改革的阵痛”,就必须付出上述那种“内外压力烘焙之下”的、可能更加昂贵的代价(尤其是中兴通讯事件对国人僵化思维的冲击)!
而最新的动向则是——
◆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谋划明年发展听取意见建议。
李克强说,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变化给经济运行带来了新的下行压力,实体经济困难增加,地区、行业走势出现分化,矛盾和问题不容低估。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困难的充分准备,精心谋划好明年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好发挥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优势,培育壮大新的支撑力,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李克强说,促进发展一个关键环节是要为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围绕企业关切和诉求完善政策,设身处地帮助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克服困难。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扩大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他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领域,保障公平竞争。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支撑更多就业,支持各类企业瞄准市场需求攻克关键技术难关,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促进新动能加快成长。要在扩大开放上下功夫,对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使他们投资兴业更加便利、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护。
◆而作为对决策层近期的相关政策要求最直接的“落实”,银保监会正在通过政策调整,适应对新时期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
11月7日,银保监会负责人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采访,他指出,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既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也给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部门吃了“定心丸”。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从“稳”“改”“拓”“腾”“降”等方面入手,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该负责人强调,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他表示,总书记专门指出,对于民营企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来处理,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一心一意办好企业。可以说,总书记的讲话回答了所谓“历史原罪”问题的解决办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也给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部门吃了“定心丸”,所以企业界和金融界都很振奋。
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在五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稳”,稳定融资、稳定信心、稳定预期。截至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例近四分之一,增幅还在继续上升。
二是“改”,改革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把业绩考核与支持民营经济挂钩,优化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前三季度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9.8%,预计全年“两增两控”目标能够圆满完成。
三是“拓”,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综合运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充分调动信贷、债券、股权、理财、信托、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源。
四是“腾”。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盘活信贷存量,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建立联合授信机制,腾出更多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到目前为止,债转股签约项目214个,签约金额1.8万亿元,落地项目131个,落地金额近4500亿元,这些项目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
五是“降”。多措并举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督促金融机构减免服务收费、优化服务流程、差异化制定贷款利率下降目标。截至三季度末,18家主要商业银行(5家大型国有银行、邮储银行以及12家股份制银行)对小微企业平均利率6.23%,较一季度下降约0.7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分别降低了0.28和0.85个百分点,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平均利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
此外,近期有几项措施,各方比较关注——
一是按照“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相关要求,《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已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目前反应整体积极正面,本月下旬将正式发布,预计将可调动更多理财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
二是对出现股票质押融资风险,特别是面临平仓的民营企业,在不强行平仓的基础上,“一户一策”评估风险、制定方案,采取补充抵质押品等增信方式,稳妥化解其流动性风险。总体情况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都能稳妥处理股权质押风险,没有出现平仓踩踏。
三是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目前已有3只专项产品落地,规模合计380亿元。
……
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决不能搞简单化“一刀切”,要帮助民营企业摆脱困境。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类情况——
第一类是企业在环保、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出现突然性风险事件。对这种情况需要“一企一策”进行逐一研判,帮助采取化解和改进的办法与措施。
第二类是出现信用违约的情况。比如,企业贷款或者债券到期还不上,这个问题今年以来比较突出。要求银行和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起面对困难,分析具体原因,不简单断贷、抽贷和压贷,避免给企业造成致命打击,也减少银行自己的债权损失。
第三类是对于出现民营企业家涉嫌违法或配合纪检监察调查等事件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汇报、沟通,千方百计保障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民企就业和信心。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组成债权人委员会,采取一致行动。对上述情况,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将不断完善和推广。
针对上述银保监会的政策表述,博览财经的感觉是,有关方面希望银行今后几乎是要“以入股的心态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乃至政商关系、企业经营方面的‘全方位’扶持”!
◆证监会方面也不含糊,日前召开的“首席经济学家座谈会”,继续“春雷阵阵”,“提高政治站位”的呼声不绝于耳,不仅明确要求把高层近期的“重要讲话精神领悟好、宣传好、解读好”,更要“为引导市场预期贡献积极力量”(用一个朋友的话说,几乎就是“尽可能唱多,尽量避免唱空”)——
1,证券基金行业的首席经济学家要肩负时代使命,提高政治站位,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市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深入分析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解读好。
2,要倍加珍惜行业声誉,不断提升研究能力水平,继续发挥好自身影响力与公信力,为引导市场预期贡献积极力量。
总结
博览财经认为,如果说,10月中下旬以来的一系列新政策、新表述是在“拨乱反正”,那么,11月的政策热点就在于有关方面如何“尽快落实”上,换言之,对投资而言,前者拨云见日指明市场方向,后者雷厉风行点拨投资机会!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