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电话:4001066887    

服务监督电话:0351-5665501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公司公告
   
公司声明
   
0351-5665501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声明

近期,我公司发现某些不法个人冒充公司营销人员向投资者收取高额的费用,甚至以保证投资收益回报等方式吸引投资者从事证券投资或其他金融相关业务,以骗取服务费或投资理财款,严重侵害了投资者及我公司的合法利益,对我公司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对此公司郑重声明:

1、我公司从事的业务范围仅限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未开展期货、外汇、原油、贵金属等投资业务。如投资者收到假借我公司名义推广上述业务的电话、微信等,请投资者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2、我公司对外统一使用公司财户收取服务费用,且严禁营销人员以私人账户收款,如有疑问可拨打总部电话0351-5665501、 4001066887进行核实。

3、郑重警告正在冒用我公司名义进行销售及其他活动的任何个人或组织,立即停止此类非法行为。对于损害我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公司保留追究诉诸法律的权利。

4、任何冒用我公司名义引起的一切行为后果与我公司无关,敬请区分。

请各位投资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切实维护好自身权益。

特此声明!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24-11-22

关于变更我司服务监督受理电话的公告

因经营需要,我司服务监督电话自2018年12月24日起进行变更,统一使用 0351-5665501,我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特此公告!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18-12-24

慧研智投 慧研智投资讯 资讯动态 俄将重启“死亡之手” 指挥数千核弹头自动反击
俄将重启“死亡之手” 指挥数千核弹头自动反击
2018-12-17 08:16
作者: 博览资讯
来源: 博览资讯

【博览财经消息】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2日称,美国宣布即将退出《中导条约》的恶果正在显现,俄罗斯担心美国可能在欧洲部署中近程核导弹,从而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为此俄罗斯近期拟重启“死亡之手”末日武器系统,并准备实施先发制人核打击战略。

报道称,“俄罗斯‘死亡之手’(俄称为‘周长’系统)自动核反击系统让美国感到恐惧。”美国担心俄罗斯对“死亡之手”自动核反击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此来威胁美国。俄战略导弹部队前司令维克多·叶辛11月表示,如果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在欧洲部署中近程导弹,将能在极短时间内摧毁大部分俄罗斯导弹。俄军将不得不完善“周长”系统,并可能采用先发制人核打击军事学说。他说:“‘周长’系统正在发挥作用,甚至有所改进。目前,我们只能发射那些在侵略者首次打击后幸存下来的导弹。如果美国人开始在欧洲部署核导弹,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采取先发制人核打击学说。”报道认为,俄罗斯现在公开讨论“周长”系统,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情。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刊13日称,俄军事专家亚历山大·日林表示,一旦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在俄西部边境附近部署中近程导弹,这些导弹飞到俄罗斯战略设施的时间将只有7分钟。据介绍,“周长”系统是一套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是冷战期间苏联为对抗美国的核威慑而研发的大规模核反击系统。作为对抗侵略者的最后防御,它被西方称为“死亡之手”。该系统于1985年1月投入作战值班,旨在所有指挥人员和指挥中心被敌人摧毁的情况下,自动发射核导弹对敌实施核报复。此系统启动后,当值人员随即进入地下掩体,一旦有任何遭到攻击的迹象(例如核攻击造成的地震),就算所有通信中断,地下核掩体的人员仍然可以发射导弹,同时发射指令立即传遍所有的导弹发射装置,所有核导弹随即自动执行报复任务。这套庞大而复杂的战斗系统分布在俄罗斯全境,它长期监控局势,可指挥数千枚核弹头对敌实施核反击。

俄《观点报》13日称,俄军事专家康斯坦丁·西夫科夫称,近40年过去了,在美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背景下,“周长”系统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造。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即使控制核力量的所有指挥所都被摧毁,也会自动进行核报复。俄议员弗朗茨·克林采维奇表示:“必要时,俄罗斯能保护自己的安全。这种武器系统的存在可以稳定局势。当然,如果他国不对俄罗斯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我们也不会对他国实施先发制人核打击的疯狂行动。”(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头条
美媒炒作“中国间谍芯片”遭打脸 第三方调查称未发现任何证据 外媒称特朗普涉孟晚舟案表态引反弹:加拿大倍感压力陷窘境 “印太战略”下的美印关系新动态 欧盟对中国开放新的禽肉配额 中欧在WTO框架下解决贸易纠纷 美国加拿大多地收到炸弹威胁邮件 涉纽约、华盛顿、温哥华、多伦多等 房地产政策重在“托而不举”,避免房地产扩张信用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