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电话:4001066887    

服务监督电话:0351-5665501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公司公告
   
公司声明
   
0351-5665501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声明

近期,我公司发现某些不法个人冒充公司营销人员向投资者收取高额的费用,甚至以保证投资收益回报等方式吸引投资者从事证券投资或其他金融相关业务,以骗取服务费或投资理财款,严重侵害了投资者及我公司的合法利益,对我公司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对此公司郑重声明:

1、我公司从事的业务范围仅限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未开展期货、外汇、原油、贵金属等投资业务。如投资者收到假借我公司名义推广上述业务的电话、微信等,请投资者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2、我公司对外统一使用公司财户收取服务费用,且严禁营销人员以私人账户收款,如有疑问可拨打总部电话0351-5665501、 4001066887进行核实。

3、郑重警告正在冒用我公司名义进行销售及其他活动的任何个人或组织,立即停止此类非法行为。对于损害我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公司保留追究诉诸法律的权利。

4、任何冒用我公司名义引起的一切行为后果与我公司无关,敬请区分。

请各位投资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切实维护好自身权益。

特此声明!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24-11-22

关于变更我司服务监督受理电话的公告

因经营需要,我司服务监督电话自2018年12月24日起进行变更,统一使用 0351-5665501,我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特此公告!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18-12-24

慧研智投 慧研智投资讯 资讯动态 2019年不允许房价“大起”,稳增长也不会让房价“大落”
2019年不允许房价“大起”,稳增长也不会让房价“大落”
2018-12-17 08:58
作者: 博览资讯
来源: 博览资讯

【博览财经研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调5%,连续三个月出现下调。

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和10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一样,只字未提房地产。

博览财经注意到,2018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表述为,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截止日期,全国2018年房地产各种调控政策多达438次,刷新历史调控记录。同比涨幅高达75%。2018年也成为历史房地产调控政策最密集的年份。预期看,随着市场的调整,政策底部已经出现,但市场底部依然将持续,调控依然维持力度。

持续了超过两年的“史上最长调控政策”,会不会出现调整?

我个人的倾向性判断是,12.13的政治局会议“不提及房地产”根本原因是:楼市调控达到了目标。现在“去库存”已经完成,房价也已经控制住。所以,没有必要提及。因此,2019年房地产调控的总基调不会变化,不会允许房价“大起”,但出于“稳增长”的考虑,也不会放任房价“大落”,结构性的、针对性的“发展”还是有必要的,这也是此次发改委出台“房企融资政策”时,虽然把“商业地产”剔除在外,但特意保留“支持棚改、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等项目”的根本原因!

目前比较聪明的政策是“因城施策”,不再喊打喊杀,哪里房价低了可以冲一冲。而比较危险的政策就是“一刀切”的鼓励居民加杠杆,例如降低首付比例。这种政策是悲剧性的政策,一旦出台将会导致明年房价大涨,极端来说涨50%都有可能。而暴涨之后必然是暴跌。

整体来看,“明年不可能再大放水”,大放水带来的是房价暴涨,而暴涨之后一定会暴跌,暴跌有可能直接导致资产泡沫崩盘!

其实,每当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困难,松绑楼市调控的论调都会抬头。

持有政策松绑的观点认为,当经济增长良好时,监管层会收紧房地产调控政策;反之当经济增速下滑时,监管层会松绑调控,从而支撑经济增长。过去几年,该观点颇有市场。

但我的判断仍然是,政治局会议不提房地产,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出现重大变化。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思路仍是“稳房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控后,房地产市场已趋于降温态势,因此政治局不提房地产,意在维持现状。

……

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力度和频次,似乎都出现一定的松动。而近期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会松绑的言论还是时不时出现,有分析认为,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压力,楼市调控政策有可能会出现松绑,尤其是在发改委印发涉及房企融资的《通知》后,关于调控松绑的预期再度抬头——

从11月-12月整体看,房地产政策基本平稳,相比之前频繁收紧,房地产政策面最大的特点是“约束性政策锐减”,地方政府出台调控政策的频率有所放缓。12月以来,除了承德扩大限购范围外,其他城市政策基本处于平稳中。

12月11日,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已经正式下发《全省推动县城和新城区房地产去库存工作方案》提出,推进县城棚户区、老旧小区、危险房屋改造。市场房源充足、库存量大的区域,棚户区改造可继续推行货币化安置,消化库存商品住房。这种刺激性政策的出台,也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

……

在国内融资方面,11月以来,保利、龙湖、阳光城、华夏幸福等房企密集发布融资动作,涉及中票、信托、公司债等,合计融资金额超过千亿。

而此前一段时间,融资市场还“大门紧锁”,包括碧桂园、富力、恒大、金融街等在内的房企,都曾遭遇公司债被叫停的尴尬。

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 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发改财金[2018]1806号)提及,支持建筑业、房地产业满足营业收入大于300亿元等指标的优质企业进行发债融资,这一说法被解读为对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放松

但旋即,12月13日,中国经济导报采访到参与文件撰写的权威人士解读称:国家发改委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决策部署是坚决的、一贯的,也是非常严厉的,这一点在企业债券融资方面也是一致的。按照中央关于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的精神,目前国家发改委企业债券只支持棚改、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等有限领域的项目,不支持商业地产项目。这几年,企业债券在贯彻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方面的政策没有变化

也就在12月13日晚间,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9年经济工作。其中对房地产只字未提。事实上,在过去三年的年末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均提及房地产,涉及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等。今年似乎一反常态

对此,我个人的倾向性判断是,“不提及房地产”根本原因是:楼市调控达到了目标。现在“去库存”已经完成,房价也已经控制住。所以,没有必要提及。因此,2019年房地产调控的总基调不会变化,不会允许房价“大起”,但出于“稳增长”的考虑,也不会放任房价“大落”,结构性的、针对性的“发展”还是有必要的,这也是此次发改委出台“房企融资政策”时,虽然把“商业地产”剔除在外,但特意保留“支持棚改、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等项目”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从近期政府部门和官媒的表态中,并没有看出楼市调控口径的变化——

今年10月29日,针对未来房价走势,新华社发表署名文章表示,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发生改变,决不会允许调控前功尽弃。

同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称,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大分类调控、精准施策力度,加快推进住房制度建设。

12月13日,《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深入落实“房住不炒” 避免楼市大起大落》的文章称,当前楼市预期出现松动,既有因城施策的原因,也是市场需求动能快速释放的结果。在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迭加的特殊时期,深入落实“房住不炒”,应当保持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力避免楼市大起大落,亟待楼市理性的坚强支撑。

博览财经认为,与历年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相比,今年会议首次出现“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从中可以看出,稳定经济是明年经济的重点工作。作为经济增长重要的方面,房地产调控总基调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因此,地产仍为严调控周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还是主基调。 但该机构同时指出,“稳增长同样离不开房地产,(楼市调控政策)明年大概率会结构性放松。”

经过30个月左右的“史上最长调控”后,很多城市政府正试图松绑调控,比如降低限价门槛等。但从市场表现看,实际效果不佳

这是因为市场需求已经大量释放,再加上房价已处高位、供应规模增加等因素,需求方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例如,今年上半年,西安新房项目的供应多为1:5到1:6之间,开盘售罄的情况十分常见。但如今这一比例已下降到1:1左右,“开盘当日去化超过50%就算好的。”除非房价有明显下调,否则很难刺激市场需求。

但市场已经进入下行通道,除非房地产调控政策大幅松绑,否则很难从根本上提振市场。目前楼市政策的主动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即使有心调整,也不会超出监管层规定的范畴。因此,区域性、结构性的调整有可能出现,但很难超出决策层“稳定楼市”的整体政策的框架。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头条
欧盟对中国开放新的禽肉配额 中欧在WTO框架下解决贸易纠纷 美国加拿大多地收到炸弹威胁邮件 涉纽约、华盛顿、温哥华、多伦多等 房地产政策重在“托而不举”,避免房地产扩张信用重蹈覆辙 周一两融操作建议 中国铁建:工业增加值再创新低,静待政策发力 高层会议强化污染防治攻坚战 “水处理”锁定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