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研报】特朗普搞经济有“三板斧”:加关税,空油价,停加息!现在的剧本似乎正在朝着特朗普的“三板斧”在写!
近期国际市场出现几个重大变化,一是,中美经贸关系再现紧张迹象;二是国际油价暴跌;三是美联储暂停加息的预期增强;再就是美股长期下跌趋势基本形成,特别是科技股市值大幅缩水。
博览研究员认为,这背后显示是美国经济可能出现不好的变化,以及全球货币收缩可能放缓,对中国而言,外部因素对中国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的压力趋向减缓,中国经济的腾挪空间开始增大。
油价泡沫被刺破!
最近国际油价出现突然暴跌,纽约期油由10月初的每桶76.9美元,到11月23日12点时下跌为每桶53.33美元,下跌的幅度超31%。布伦特油由10月份高位的每桶约86美元,急挫至11月21日的63美元左右,跌幅超过了27%,令市场大为震惊。
博览研究员曾经分析过前期油价为何暴涨的逻辑:
金融危机十年来,全球经济需求端始终没有被有效带动,经济的复苏更多依赖货币政策放水和政府投资的驱动,这使得好几轮商品的涨价包括原油价格的上涨,都主要是供给收缩而非需求拉动引起的。
没有需求支撑的油价很难继续坚挺,沙特、俄罗斯同意增产, 美国给予 8 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伊朗原油的“豁免权”,供给端增产再加上需求不足,油价自然会下行。再加上美国在原有库存和油价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强,油价与美国经济的关联性越来越大,某种程度上,美国政府对油价的态度也很重要,比如特朗普几乎承担了“油价熊市推销员”的角色。
对于中国而言,油价下跌利大于弊,一方面,油价下跌能够降低中国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包括中上游的原材料加工和工业企业,因为需求端不畅和原材料成本上升挤压的利润空间可能得到缓解和释放,再就是消费品的使用成本降低利好消费者;另一方面是油价下跌的背后是美国经济的走软以及货币紧缩的放缓,中国宏观调控的空间更足。
美联储还能继续傲娇吗?
目前来看,虽然美联储暂停加息未有确定,但市场预期越来越强,美债收益率曲线也开始走平。12月美联储将迎来新一轮议息会议。据CME“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12月加息至2.25-2.5%的概率为65%,较上周五的69%有所下滑。市场认为,美联储可能在12月实行2018年的最后一次加息。但市场对于2019年加息的次数预期已经减半。
自2016年和2017年以来,由于美国减税和政府支出激增,美国财政赤字飙升,美国利率全线上行。目前美国利率仍处于上升趋势之中,上个月美利率再次加速上涨。10年期美债利率一度触及3.2%,2011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他期限的利率也在近期上涨:30年期美债利率在10月涨至3.40,5年期美债利率突破3%。
长远来看,随着利率渐进上浮,美国经济增长以及金融稳定性都将遭到挑战。而经济下行风险与金融系统风险都是鲍威尔发言中强调的、在美联储加息进程中需要密切监控的两大因素。
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股下跌和经济不稳的双重压力下,已多次狠怼美联储,批评美联储加息过快,如果美国经济指标走坏,很可能会触发美联储停止加息。
今年以来,我国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而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走高,中美利差逐步收窄至 60 多 BP,利差收窄对人民币汇率也会产生向下的压力。
中国“央妈”打了一场硬仗!
中国人民银行11月22日更新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10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为213168.39亿元,较9月环比大幅减少915.76亿元。
这是外汇占款连续第三个月环比减少,且9月和10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的降幅扩大明显,分别环比减少了1193.95亿元和915.76亿元。
官方外汇储备和央行外汇占款的变化,往往被作为观察央行是否干预汇市的参考。
外汇占款是指央行因收购美元等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外贸企业和居民等获得外汇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使用。过去受强制结汇制度和热钱流入影响,中国外汇占款不断增加。随着美元走强和外汇管理局实施意愿结汇后,外汇占款开始逐渐下降。外汇占款此前经常被视作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主要渠道。如果增加,则意味着注入流动性,减少则相反。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