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分析】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微观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和居民信心,这就需要保护产权、降低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切实降低生产成本和生活负担。而“稳信心”不仅仅在于某些宏观指标的短期稳定、跟随市场情绪的定向帮扶,更在于市场主体对长期战略问题有清晰、明确和科学的解决方案,在于基础性问题上真正的改革,为未来提供可期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如何落实相关改革政策,就成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关注的一个焦点!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指出要通过“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来“创造性贯彻落实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3日召开会议,对比前六年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第二年经济工作的新闻通稿,发现今年的会议出现“五个首次”——
一、首次提出“提振市场信心”。
二、首次出现“最优政策组合”提法。
三、首次提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提出“坚定不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四、首次出现“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提法。
五、首次出现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提法。
与历年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相比,今年会议首次出现“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而年内则是第三次出现:7月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六个稳”,10月的会议再次强调“六个稳”,这次会议要求进一步做好“六个稳”。
博览财经认为,从更的宏观层面来看,对整个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走势而言,更关键的信号,在这个周末!(有传闻称14-17日召开相关高层会议)
按照以往的惯例,中央政治局会在12月召开会议分析来年的经济形势并确定政策基调,随后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详细地部署来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同时会议参与面会更广,包括地方及重要政府部门领导人。
如今,政治局年中总结会与党外人士座谈会,已经按惯例相继召开。
看到相关会议的新闻通稿,坐在对面的同事不经意间发出一句感叹“几乎没咋谈经济问题啊”……
博览财经仔细看了相关通稿,确实,与一般预期的“敏感政策信息”相比,这两份会议通稿确实并没有什么“超预期”的内容。
既没有10月底三季度总结会时发出的“经济增长压力有所增加”、“激发资本市场活力”等“带有政策方向调整”的明确信号,也没有“民企座谈会”上“俺们是自己人”、“两个毫不动摇”这样“暖心之语”。
看来,更加详细的经济工作导向需要等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的信息披露。
博览财经认为,明年的宏观政策基调与相关调整,早已在10.31的政治局会议,以及在此前后一系列的会议、政策、讲话当中逐一确定;在没有遭遇重大变数的情况下,如今不到2个月左右的时间,应该不足以引发决策层对10.31政治局会议的政策内容做出大的调整。
因此,博览财经认为,此次会议最值得关注的,恐怕不是“会有什么新政策”,而应该把注意力更多放在“政策落实的进度与会有什么变数
以“落实改革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博览财经注意到,企业家真实投资意愿低迷,消费者消费基础被削弱,地方政府激励机制有待改善,中国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发生变异,是2019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需要利用新一轮全方位改革开放,及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进行化解和对冲。
针对这个问题,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还提出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而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微观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和居民信心,这就需要保护产权、降低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切实降低生产成本和生活负担。
“稳信心”不仅仅在于某些宏观指标的短期稳定、跟随市场情绪的定向帮扶,更在于市场主体对长期战略问题有清晰、明确和科学的解决方案,在于基础性问题上真正的改革,为未来提供可期的公平竞争环境。
因此,如何落实相关改革政策,就成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关注的一个焦点!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创造性贯彻落实政策”
怎么落实?会议的一些新提法也值得玩味——
会议强调,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这个能力和水平,有一个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目前来看,不少问题的症结就在这。
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自不待言,有意味的是,会议强调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而且要“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这个“创造性贯彻落实”是个新的表述,一般我们听到的是"严格贯彻落实""坚决贯彻落实","创造性贯彻落实"这个提法在一些地方官员的表述中时有出现,这次中央也这么说,看来怎样激发领导干部能动性的问题,是个大问题。
到底是机械地、不过脑子地落实政策?比如让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一刀切”问题,还是说根据当地发展实际,创造性落实?这需要智慧。但如何认定是“创造性”,而不是“有选择性执行”,更不是“阳奉阴违”?这个中间的操作弹性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免不了要试错,需要干部担当,更需要组织信任。
对干部信任,就是要“厚爱”,但也不能不“严管”。这次会议部署2019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是给干部划定底线和红线。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有个新认识:十九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这个表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表述是: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
博览财经认为,“激励干部当担行为”这个提法,落实到当前“防范地方隐性债务”这个具体问题上,我们已经看到,从2017年年初开始,针对地方债务监管的文件密集出台,也惩罚了一批地方政府和城投的领导。在当年7月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还把地方债务问责机制上升到了“终身追责、倒查责任”。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和城投的积极性减弱,从预算软约束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今年前三个季度,基建投资断崖式下跌,也与地方政府在其中的“杠杆”作用收缩有关。
这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激励干部担当行为,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未来或许会出台更多的激励相容政策,在遵守一些底线之内,如隐性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可能会有更大的政策空间。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