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特稿】12月14日微信公共号“明西”发表的“老王开灰机”的文章《偷美国技术卖给苏联?美国之怒,MONKEY你好……》(以下简称“王文”)介绍的是东芝机床出口苏联事件。文中称“东芝是有这个设备技术,但这项技术不属于日本,而属于美国。”“有本事卖自己的技术设备,别卖美国的啊?”
这是作者的误解。
东芝机床事件
东芝机床事件中涉及的技术是东芝自己的技术。此事件的制造商是本部位于静冈县的“东芝机械公司”,它是电器制造商东芝公司出资50.1%的子公司。东芝机械公司在80年代初卖给苏联8台机床及其附属数控装置和软件。该出口被美国认为大大降低了前苏联核潜艇螺旋桨噪音,使美国不能像以前那样容易地发现苏联核潜艇,从而增加了美军被攻击的风险。此事件引起了美国的愤怒是不假,但是这个事件中自始自终,美国就没有说过那些机床技术是美国的。事实上,技术是日本的。但是由于日本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即CoCom)成员国,根据巴统协议,不能向共产圈国家出口某些能用于军事的产品。
美国调查此案还涉及挪威的武器制造商Kongsberg Defence & Aerospace AS。挪威这家武器制造商也卖给了苏联类似的设备。东芝机械公司并非武器制造商,而是制造民用产品的机械公司。不过,日本的民用产品制造商普遍具有很高的技术能力,其中一些民用制造技术可以转为军事使用。
1987年4月日本警方开始对东芝机械公司展开搜查,1988年3月22日,东京地方法院对东芝机械公司判决罚金200万日元,该公司两名高管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及1年(均为缓期执行)。母公司东芝公司的佐波正一会长和渡里杉一郎辞职。
二战后日本长期有武器出口的限制,1967年佐藤内阁确定了禁止武器出口的三原则(对共产圈、联合国决议禁止的国家、国际纠纷当事国禁止武器及武器技术出口),1976年三木内阁更把这各原则扩大到针对所有国家。中曾根首相1983年访美前夕,美日贸易摩擦已经非常严重了。因为美国当时很想要日本增加国防费用并得到日本的武器技术,为了改善美国的对日情绪,中曾根不顾内阁法制局的反对(内阁法制局是内阁负责法案法令的审查和调查的机构,法制局认为日本向美国提供武器技术违反了宪法),甚至不顾国会的一部分反对,在1983年1月访美之际,向美国总统里根表明,日本将向美国提供武器技术。
2015年12月24日朝日新闻披露:1983年中曾根首相访美之际,给美国带去了好消息:日本同意向美国提供武器技术。
在讨论目前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的时候,一部分中国人的议论表现出他们对日本的误解。他们以为战后日本技术上靠偷美国的,经济上靠美国扶植。比如“王文”称“一个濒临亡国灭种的国家,如何在40年后成为世界老二呢?只有一个原因,美国全面开放科技树。”其实,日本在许多领域上都有占优势的独有的技术,虽然二战后的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但是美国并非在所有领域都具有压倒他国的技术。经济上日本更是美国的强劲的竞争对手,日本是拿出了被世界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才能立足,并非靠美国扶植才富裕起来。
“王文”把东芝机床事件与美国对日本贸易摩擦报复联系起来,称“最终,美国对日本的超级301报复高达20例以上,从牛肉桔子到卫星和超级计算机技术,无所不包,日本全部无条件让步……因为,这不是贸易谈判,而是拿整个国家为东芝赎罪!”这个说法有待商榷。
美国发觉东芝机床可能对苏联有违规出口是在1986年以后,而美日贸易摩擦在1960年代就已经出现,1972年尼克松政权已经对日本纺织品威胁要适用“对敌通商法”,日本马上进行了出口自主限额,1977年出口自主限额扩大到钢铁和彩电。进入1980年代,日本小型车大量进入美国市场,美国的三大汽车厂商受到严重打击,美国失业率接近10%。美国的汽车生产基地对日情绪急剧恶化。1982年,通用汽车所在的底特律,一名华裔美国人Vincent Chin(陈果仁)被三名白人误认为是日裔而用棒球棒活活打死。而这三名行凶者竟得到了缓期执行而没有实际服刑,引发了当地亚裔的集体抗议。
也就是说,早在东芝机床事件之前,美日贸易摩擦造成的美国对日情绪恶化已经是非常明显了。东芝机床事件不过是在日益恶化的美日贸易摩擦中让美国的对日情绪得到一次宣泄。
1982年,美国FBI以产业间谍为名,用钓鱼执法引诱并逮捕了“企图盗窃IBM技术资料”的日立和三菱电机的6名员工。这件刑事案很快以司法交易告终,而民事索赔案还牵涉到了富士通。
1985年,日立、NEC、富士通三家参加美国国立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超级计算机采购的竞标,NEC中标了。但是美国议会施加压力,NEC的中标被撤回,最终采用了性价比低于NEC的Cray公司的产品。1987年,麻省理工学院采购计算机,富士通和NEC中标了,但美国政府施压取消了中标。
在宇航上,美国不让日本独自开发人工卫星,必须向美国采购,在战斗机技术上,日本需要无偿向美国提供其独自开发的技术。这些都是日本为了缓解美日贸易摩擦而对美国做出的让步。
美日贸易摩擦走向
美日贸易摩擦是二战后日本以技术革新为基础的经济成长中,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急剧上升,对美国产品造成压力而引起的。只要美国对日有庞大的贸易赤字,美日贸易摩擦就不会停止。而东芝机床事件是日本违反巴统协议被美国抗议,而日本也没有护着本国企业,而是遵守了国际条约的规定,依照国内法对责任企业和责任人进行了判处。
日本产品的崛起对美国企业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这意味着日本产品要在美国立足,需要有超出美国产品的质量、性价比、合规性。比如2009年美国加州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中,司机认为是丰田车刹车有问题。丰田公司在反复调查后认为刹车没有问题。这个事件中,美国政府一开始的态度是倾向于认为责任在丰田,马上,丰田不得不在美国面对138件集团诉讼和96件民事诉讼,这件事更在中国被渲染成了“丰田车没有刹车”。旋即,美国议会举行了丰田听证会,美国运输部进行了事故原因调查。最后,2011年2月美国运输部高速道路交通安全局和NASA共同发表的最终调查报告表明:丰田车电子制动系统没有故障,事故是由于司机的失误造成的。这个最终调查报告实际上是NASA以它高度的技术声誉为丰田做了一次辩护和广告。美国运输部高速道路交通安全局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还特地强调说,他的女儿最近在考虑买新车,他特地推荐女儿购买丰田车。美国有保护主义的一面,但是它有底线,一旦发现是冤枉了丰田,还是通过程序还了丰田一个清白。
一个企业真正走向世界,能被世界消费者认可,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国家,美国本身是个汽车制造大国,你要打入他的市场并且占有优势,不但要守法合规,还要注意尊重他国风俗文化,更要经受住来自本国优先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各种考验。守法合规,还要注意尊重他国风俗文化,这是缓解美日贸易摩擦的第一要件。
在美日贸易摩擦过程中,美国不断对日本要求开放市场。日本的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市场早已开放。不过,美国对日贸易赤字并没有因此得到多大缓解。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急剧升值,但是1986-1988年美国对日贸易不但没有黑字,而且扩大了赤字。日本开放市场的过程中,工业品市场的受益者主要是欧洲汽车,特别是德国汽车在日本销量大增了。而农产品市场,得益的主要是澳大利亚和中国,美国农产品的得益离美国人的期待还很遥远。
很多日本人的感觉是,美国产品在日本卖得不好,并非日本人抵制美国货,而是美国产品质量普遍不如日本,或者不适合日本人的消费习惯。比如美国车庞大高耗油,而日本路窄油贵,日本消费者选择美国车的并不多。而美国汽车生产商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上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美国汽车行业的衰败有一个因素是美国工会太厉害,抗议起来能使得生产陷入停滞,另一方面美国的高级管理层的收入和一线员工的差距极大。而日本的工会是和公司商量着办,日本的高级管理层的收入与一线员工差距是发达国家中最小的。日本的工人不会把抗议活动闹到影响公司正常生产。
有中国朋友问过和气猫:日本工人如果彻底闹起来,日本资本家一定会镇压的吧。和气猫告诉他,这就是日本和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日本人不喜欢把对方逼到死路。一方面,日本的资本家和一线员工收入差距远小于其他国家,另一方面,日本底层的反抗不会做得太过头,比如战前日本平民抢劫米店时,还会给米店留下买米钱,哪怕自己很困苦,也要遵守最低限度的秩序。像法国人动不动就罢工,弄得罗浮宫美术馆都临时闭馆不接待游客了,而日本公交公司的人罢工是公交车正常开,只是不收票不检票而已。
90年代末和气猫在美国生活期间,就感觉美国的家用电器无论是设计、质量、性能都和日本电器差距很大;民居的门窗五金具的质量也远不如日本的精致;美国的女性生理用品远不如日本质量高品种多,而且价格还比日本贵。
美日贸易摩擦和美中贸易摩擦的不同
美日贸易摩擦一直持续到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陷入长期的“不景气”的时期,也就是日本自己说的“失去的20年”或更长期的停滞时期,以及现在。直到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日贸易摩擦才显得不那么惹眼。而进入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突然加剧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政府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忧虑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因为美国2018年对钢铁等加关税把日本也作为打击对象了。
不过,第一,美日毕竟是政治和军事上的盟友,即便经济上有摩擦,日本也会把政治和军事上的美日合作放在首位,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中美没有盟友关系,为减少摩擦而相互做妥协的动机就少了很多。第二,贸易摩擦最严重的时代,日本的独有的技术力量远高于中国目前的技术力量。第三,美国以法律为名抓了日本人,日本并没有任何报复性抓人的行为,双方各自按照本国法律程序解决问题,无伤司法程序正义;第四,美国对日本施加贸易制裁措施的时候,日本并没有采取过报复措施。
经常有中国人说日本不过是美国的一条狗,也许在有些中国人看来日本对美国显得太软弱太没有骨气。不过,作为日本来说,二战历史的教训是,如果亚欧大陆有日本的敌对力量(俄),那么日本就不能得罪英美。同时被俄国和英美两大势力视为敌人的话,日本就没有活路了。虽然国家之间利益的对立会不断存在,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矛盾,而且,美国也并非美好的天使,美国经常不是省油的灯。但是,相比之下,美国还是有底线,有契约精神的,而亚欧大陆那边的两个大国显然不是。(来源:和气猫奥多摩)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