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研报】博览财经首席李宏图先生的【每周评论】指出,当前“预期混乱,静待进攻时机”!
上周周评,我给出的观点是“紧跟美股,同步操盘”,除了上周五外,这个方法真管用,但为何上周五A股行情反而出现大跌呢?
是“华为事件”出现突变吗?没有,如期假释;是中美谈判出现变数吗?没有,特朗普宣称中美双方都将收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上周四,也就是13日中央政治局开了会并发布了一个通稿,我注意到,市场有观点认为,这个通稿与市场预期有差距,而今天(17日)将召开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担心13日会议是今天会议的基调。
市场究竟在担心什么?市场究竟有着怎么的预期呢?
今天晚上7点的直播,我将全面揭晓------
(下加,二维码)
随着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当前市场的“僵持、收敛”的状态应该很快就能够打破:此次政治局会议再次对房地产“避而不谈”,加上此前发改委“支持正常的房地产投资融资需要”,市场已经开始“揣测”涉及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可能出现变化——
从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遏制房价上涨”的严厉表述,到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只字未提房地产,再到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大型房企发债券,加之此次12月13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只字未提房地产”,背后折射的是相关部门对房地产态度的某种转变。
考虑到此前央行已经将“去杠杆”调整为“稳杠杆”;
近来更是直接把影子银行从“金融风险来源”改为“有益补充”;
决策层将资本市场的定位从此前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到“激发资本市场活力”;
可见宏观政策对国内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定,都已经呈现出相对此前更加“温和(甚至有所‘松动’)”的征兆(虽然个人并不认为楼市政策可能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但出于“稳增长”应对全球贸易风险的考虑,2019年的楼市政策既要防止“楼价大涨”,也会考虑防止“楼价大落”,针对性的“稳定措施”还是会有的)……
2018年还剩10来个交易日,机构等“聪明资金”都开始做调整和创新布局,近期上证50ETF的热销就证明了这点(工行瑞银上证50ETF销售113.5亿元)。
截至12月14日,上证指数季K线出现五连跌,而历史上,沪深指数出现了两次五连跌,都在下一个季度出现了反弹。
与此同时,10月底以来的系列政策调整,已经逐渐改变了困扰A股向上发展的政策压力,A股中长期上涨趋势已经基本确立。
面对这样的市道,投资者也应该跟着主力相向而行,在市场大幅向下调整时加大仓位、大跌大买。在品种选择上,跟着主力持有指数型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上证50ETF、沪深300ETF都是可供关注的目标。
而从决策层的政策导向来看,国内改革发展更加具体的推进高科技产业政策,具体来说,就是“重视高质量发展,核心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中国制造业要抓住人工智能等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机遇。A股投资人也不能错过此次“机遇”!
季K线五连跌之后,下一个季度沪指都出现了反弹
截至12月14日,上证指数季K线出现五连跌,深证成指同样如此。目前,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第四季度的跌幅分别为8.07%、9.18%,还有两个交易周,2018年行情就将收官,如果没有重磅利好或其他刺激因素,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最终形成五连跌的形态似乎难以避免。
但历史上,沪深指数出现了两次五连跌,但并没有出现六连跌的情况;在季K线五连跌之后,下一个季度股指都出现了反弹。
而按照博览财经此前的研究,10月底以来的系列政策调整,已经逐渐改变了困扰A股向上发展的政策压力,A股中长期上涨趋势已经基本确立。
虽然博览财经此前指出:从12月中上旬的行情走势与国内外相关政策、经济动向看,A股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阶段性的“僵持、收敛”态势,但这种“僵持、收敛”的状态应该很快就能够打破:12.13的政治局会议预示着,在这个周末前后(14-17日),大概率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博览财经注意到,从10月中下旬以来,系列会议、相关政策、讲话的内容来看,决策层的政策大方向已经明确,但更多的细致工作和政策规划,仍然需要年底经济工作会议予以细化、落实。
此次政治局会议再次对房地产“避而不谈”,加上此前发改委“支持正常的房地产投资融资需要”,市场已经开始“揣测”涉及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可能出现变化——
从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遏制房价上涨”的严厉表述,到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只字未提房地产,再到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大型房企发债券,加之此次12月13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只字未提房地产”,背后折射的是相关部门对房地产态度的某种转变。
考虑到此前央行已经将“去杠杆”调整为“稳杠杆”;
决策层将资本市场的定位从此前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到“激发资本市场活力”;
……
可见宏观政策对国内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定,都已经呈现出相对此前更加“温和(甚至有所‘松动’)”的征兆……
而这种宏观政策的大政方针及其相关落实,将再次帮助市场“校准”投资人预期,把近来屡屡被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干扰”的市场注意力,拉回到对国内系列“稳定性政策”的关注上,基于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已经转向“稳杠杆、积极做多实体经济、民营企业、高科技”等“做加法”政策,相较风险因素更多的外部事件,国内因素则更多是积极正面的,行情走势在此期间表现更加活跃、继续向上发展是更大概率事件。
可以认为,十月份以后的国内政策面是“冬天里的一把旺火”,包括把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抬到一个如此高的高度,这都反映了中国的企业只要内部搞活了,内部的思路清晰了,战略方向正确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因此,整体来看,内部政策的调整“虽然不会走向重新放水房地产,大刺激的老路”,但“偏向放松”仍然是一个大趋势:明年货币政策稳健偏积极,强力严监管和去杠杆告一段落,信用传导机制的改善还需要时间,市场利率会继续下行。而财政政策将更积极,重点围绕减税降费、政策性救助基金等发力,财政赤字率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更加值得重视的是,政府的政策从动辄自己放手来搞定,变成我来引导,所以政策和市场的关系是在进一步重塑的阶段。可能会更加利用减税或者是定向的信用宽松,刺激内需,特别是去鼓励创新。尤其是通过创投,通过资本市场给它盘活,所以科创板明年会是一个巨大的亮点。
与此同时,A股的跌幅,同样的基本面港股跌的比A股少,因为资金面是不一样的,我们自己把自己给弄干了。而明年的整个政策在改善,虽然它不是大放水,但是经济上面是一个正力量。
此外,明年还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以及养老金,这块也是一个长钱和大钱,这些钱明年一季度可能陆续会加大对A股的配置,值得关注。
而近期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上证指数在2600点位置上还在苦苦挣扎,但ETF基金却出现了热销。工行瑞银最近发行了上证50ETF,销售了113.5亿元。
要知道,最近市道低迷,基金相当难销,前两个月,证监会一下子批准了16个养老目标基金的设立,两个多月下来,销售情况“惨不忍睹”,发到第6个的时候,这6个基金的发行总额只有16亿元,典型的散户行情,有的基金户均只有几千元,有的靠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自掏腰包来撑门面。
但发行ETF基金时,这种惨淡的局面一扫而光。工行瑞银不仅取得113.5亿元的大规模,更关键的是认购户数只有8037户,户均认购141.2万元。这说明了有大资金开始入驻上证50ETF了,这种情况在近期市场中很少见的。
年初ETF基金的份额为710亿份,如今指数下沉了近三成,全市场ETF份额却达到了1514.53亿份,这说明大盘越跌,ETF的买盘越大了。
博览财经认为,选择上证50ETF就等于跟着市场的主力走,上证50指数的50个股票,基本上代表了市场的主流品种,代表着市场走势最大的权重,也代表着国家队驻扎的重地,所以市场的这些聪明钱提早入货,抢占着未来市场的制高点!
对投资人而言,在市场调整时加大仓位、大跌大买。在品种选择上,跟着主力持有指数型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上证50ETF、沪深300ETF都是不错的跟踪目标。
与此同时,随着决策层更加具体的推进高科技产业政策,尤其是“重视高质量发展,核心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中国制造业要抓住人工智能等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机遇。A股投资人也不能错过此次“机遇”!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