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次新医药股华森制药再度涨停,三连板,前期强势股九典制药、盘龙药业等集体拉升。
机构分析认为,经过3年的调整和重塑,次新股原有的很多特性已经发生系统性转变,但同时也被赋予了很多新的时代特征。站在当前时点,次新股已经具备了重估基础。
投资观点:
(1)10月以来的反弹中“次新行情缺席”
近期我们发现次新表现有悖于以往的经验规律,即本轮创业板上涨中“次新行情”缺席。具体来看,2016年以来创业板出现了四次持续时间在30-40个交易日的反弹,四次反弹中次新板块均未缺席且弹性更大,而10月19日开始的这轮反弹中,次新股基本没有相对收益。
与之相反的是低价股的表现,10月19日以来,伴随着市场反弹,低价股成交额逐步上升,且超额收益显著
(2)当前整个次新板块的超跌是成立的
2016年之后,伴随资本市场生态重塑,次新板块热度迅速降温,虽然荣登“板块之王”,但由于白马蓝筹的风格持续演绎,次新股的人气和存在感都持续下滑,不论市场表现还是关注度都今非昔比。今年以来次新股也持续低迷,破发现象频出,除受市场环境、监管影响外,在经过17年新股发行提速后,优质新股公司已大幅减少。故而在市场整体疲弱,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背景下,次新股市场走弱在所难免。
经过3年的调整和重塑,次新股原有的很多特性已经发生系统性转变,但同时也被赋予了很多新的时代特征。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次新股已经具备了重估基础:
(一)次新股历来是资本运作高发地段,而16年后并购重组持续收紧,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公司业务更加纯粹,业绩更加贴近内生性增长;二是因并购重组产生的商誉较少,对应的商誉减值风险较低。
(二)在大盘蓝筹的市场风格以及IPO快速发行的背景下,多数新股缺乏研究覆盖,给了这批公司低估和错误定价的机会。
(三)随着10月以来再融资与并购重组的明确放松,这批次新股资本运作的动力可能更强。
(四)历史上多数时间段,次新股估值普遍偏高,只跟风险偏好相关而难反应基本面;当前,在连续调整后,次新股中也出现了很多估值价格合理的标的。
相关标的:设计总院、创源文化、锐科激光、盘龙药业。
注:本表针对市场行情,主观筛选未来中短期适合关注的板块,通过“配置计划”展现我们对板块配置价值程度的预判,通过“市场热度”反应我们对当下市场趋势的思考。本表不对资金仓位配置进行指导。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