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观察】在1月17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确认,应努姆钦、莱特希泽邀请,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于1月30-31日访美,就经贸问题开展磋商,推动落实两国元首共识。
此前,据美国国务院网站当地时间1月16日消息,当天,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罗伯特·帕拉迪诺发表声明称,15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与加拿大外长弗里兰通话,讨论了包括俄罗斯和委内瑞拉在内的一些全球和双边问题。同时,他们还讨论了关于中国拘押加拿大公民,以及判处加拿大毒贩死刑的问题,孟晚舟事件也被提及。
声明表示,蓬佩奥和弗里兰指出,他们将继续致力于美国的引渡要求,以及加拿大对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进行公平、公正和透明的法律程序。
也是在15日,弗里兰宣称,加拿大政府已经请求中国饶14日被判死刑的谢伦伯格一命。
在16日的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有外媒记者问中方是否愿意听取加方的请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反问该记者,“你问中国愿不愿意听加方的请求,不知道加方领导人以及某些政客虚心和真心听取了中国的严正立场了吗?”
华春莹说,我们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个案件的严重程度。毒品犯罪是世界公认的严重罪行,社会危害极大,各国都予以严厉打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真正的法治精神,加拿大一直说自己是法治国家,我们希望能够真正用行动来体现对法治精神的尊重。
美政府或考虑对华为提起刑事诉讼 涉及商业机密案件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司法部或正就华为公司涉嫌盗窃商业秘密,对华为展开刑事调查。对此,华为公司美国方面称暂无评论。
据《华尔街日报》1月16日报道,美国司法部的调查或涉及2014年华为与美国移动运营商T-Mobile的一个民事诉讼,即华为涉嫌盗窃T-Mobile一款用来检测智能手机的机器人技术。最终法院认定,华为违反与T-Mobile的合作合同,判处华为作出480万美元赔偿。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美国司法部对华为的调查或涉及就此民事诉讼追加的刑事调查。知情人士还称,该刑事调查已处于最后阶段,或将很快提起诉讼。
而此前有报道称,在美国国会,两名参议员和两名众议员提出了该议案,要求总统禁止向任何违反美国制裁或出口控制法的中国电信公司出口美国零部件。
参考消息网1月17日报道,英媒称,由美国两党议员组成的团体1月16日提出议案,禁止向华为、中兴或其他"违反美国制裁或出口控制法"的中国电信公司出售美国芯片或其他零部件。
据路透社1月17日报道称,在美国国会,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加拉格、民主党参议员克丽斯·范霍伦和民主党众议员鲁文·加莱戈共同提出了该议案,要求总统禁止向有关中国电信公司出口美国零部件。
报道称,该议案特别提到了中兴和华为。
美议员警告华为太阳能设备可能威胁美国电网
美国两党多名议员表示,华为在美销售的太阳能设备可能遭到入侵,让第三方减慢甚至中断美国的电力供应。
美国国会议员警告称华为(Huawei)在美销售太阳能设备威胁到了整个美国电网,这是美国政客与这家中国企业之间的最新裂痕。
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民主党代表汤姆?马里诺在给美国能源部长里克·佩里的信函中表示,他“担心该公司进入大规模及住宅太阳能市场,可能对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构成威胁”。
众议院能源与商务委员会的共和党议员鲍勃?拉塔表示:“确保我们的能源基础设施安全、可靠和恢复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既然有记录显示曾有国家行为者破坏我们的能源基础设施,我们就必须对我们使用的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警惕。”
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民主党代表杰里·麦克纳尼表示:“如果我们使用的设备是由不值得信赖的供应商制造的,我们就是在自设陷阱。美国情报机构已警告美国企业华为不值得信任,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件事。”
麦克纳尼呼吁特朗普政府迫使华为公布其在美销售的太阳能设备的详细信息。
他们的行动进一步加大了对华为的压力。长期以来,美国政策制定者一直对华为持怀疑态度。国会议员以及特朗普政府的官员都对该公司的技术可能被中国政府用于间谍活动或网络攻击表示过担忧。
美国官员近几个月一直在游说盟友,限制华为销售用于高速的5G电信网络的设备。与此同时,美国检方还在寻求对孟晚舟提起诉讼。
周三,美国国会一个两党议员小组提出一项法案,拟禁止向违反美国制裁的中国企业出售美国设备。分析人士称,如果这一禁令用于华为,可能重创其全球业务。
华为销售帮助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转移到电网上的逆变器。据分析师称,在目前美国销售的所有小规模商用逆变器当中,华为大约占到20%。
逆变器还向第三方提供有关通过它们的电量的信息,这使得人们担忧,这些第三方可以访问甚至关闭逆变器。
华为表示,事实证明,它们的技术没有漏洞,但愿意与政策制定者合作,根据要求进行测试。
华为科技美国公司首席安全官安迪·珀迪表示:“没有任何证据,我从未听说过任何具体的指控,即我们的产品存在比其他任何公司产品更大的漏洞。”
华为美国太阳能业务总经理贝茨·马歇尔补充说:“我们在美国所做的一切都符合网络安全规则。”
美国能源部没有回应记者提出的置评请求。
外交部回应美国调查华为旧案:对真实意图表示怀疑
据人民日报消息,2019年1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问:据报道,美联邦检察官正就华为涉嫌从美企窃取商业机密行为进行调查,该调查起源于T-Mobile公司2014年针对华为的诉讼。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据我们了解,华为与T-Mobile之间的纠纷是企业之间的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已经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我们对有报道称美国联邦检察官就有关案件又展开刑事调查的不寻常做法表示关切,特别是对其背后的真实意图表示怀疑。如果动辄将普通民事案件扩大化、政治化,并任意动用国家机器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不仅不符合自由公平竞争规则,也违反法治精神。
我愿再次重申,中国政府一贯鼓励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在遵守当地法律的基础上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希望美方也为中国企业在美正常经营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事件回顾:美国联邦检调人员对华为进行刑事调查
据《华尔街日报》16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联邦检调人员正在对华为进行刑事调查。华为被控涉嫌窃取其美企伙伴的商业机密,其中包括T-Mobile公司用于测试智能手机的机器人设备'Tappy'背后的技术。
T-Mobile,美国主要电信运营商,华为老对手,恩怨久矣。这次拿来发难的,也是桩旧事。
《华尔街日报》曝光的消息称,这次美国联邦检察官针对华为的刑事调查,由几起针对华为的民事诉讼引起。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某西雅图陪审团在其中一起民事诉讼中裁定华为从T-Mobile位于华盛顿州贝尔维的实验室中盗用了机器人技术。
报道称,调查处于最后阶段,可能很快就会提起诉讼。
国资委建议国企别去“五眼联盟”出差,外交部:恰当
在1月16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据彭博社报道,部分中国国企接到中方有关方面通知,要求他们目前尽量避免前往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并要求如前往上述国家,需特别注意对所携带的电子设备采取保护措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发言人华春莹回应称,具体情况自己不了解,但是从近期一系列报道中可以看到,的确有几个国家对中国公民入境采取了不太公平甚至出格的措施。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这样一个提醒,我认为是恰当的。
据彭博社1月15日消息,中国国资委近期建议部分国有企业,避免前往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出差;如果必须得去,一定要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
报道称,所谓“美国及其盟友”即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就是“五眼联盟”。报道还指出,“额外保护措施”包括由公司发放“安全的笔记本电脑”、“安全的U盘”,出差携带的电子版文件必须事先经过审查。
任正非:现在的困难十多年前已预计
1月17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第二次接受媒体群访。相对于1月15日面对外媒所谈的国际业务和安全问题,1月17日面对国内媒体的任正非更强调基础技术的重要性。
近年,低调、神秘的任正非在华为走向全球、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也频频亮相,多次走到台前。不过,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任正非公开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的次数屈指可数。
最近的一次就在三天前的1月15日,任正非面对海外媒体,对孟晚舟事件、“后门”事件等都一一作答。
这一次,华为面临着诸多国际困境: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华为受到多国安全审查,5G的全球业务拓展受到阻挠;2018年12月,任正非之女、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因为被美国指控其违反伊朗制裁禁令,要求引渡,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目前她已经获得保释,但必须留在加拿大。对此,任正非表示:“我们会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这件事情。作为孟晚舟的父亲,首先感谢中国政府维护孟晚舟作为中国公民的权益,为她提供了领事保护。我也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孟晚舟所表达的支持、关心和关注。”
74岁的任正非同时也表示,2019年对于华为来说,业务是最困难的一年,2019年的收入目标为1250亿美元,增速将低于20%。
而将时间线拉回到2013年,任正非首次在媒体前露面时,华为面临的是与今日相似的困境。
2013年,新西兰惠灵顿博物馆酒店,68岁的任正非第一次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当时他就谈道:“美国网络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是否安全,与华为没有任何关系。”
6年后,华为再次面对国际环境的挑战,不同的是,彼时华为存在业务规模的压力,2012年和2013年,华为的全年收入增长分别为8.0%和8.5%,是近十年的增速最低时期。现在华为的业务增长良好,并且2018年首次跨过了1000亿美元的营收大关,提前完成了目标。另一方面,华为也从B端业务延伸至C端。
任正非的文章《华为的冬天》广为流传,面对国际阻挠华为如何度过这个冬天,华为的“精神领袖”任正非有自己的解法。同时,也可以透过任正非的表述,展示华为的底线,即海外市场到底要怎么进行,对于拒绝华为的国家,华为是否一定要进入,这一点也只能由任正非来说明。
谈竞争:“现在的困难十多年前已预计”
对于此时的困境,任正非说道:“应该说,我们今天可能要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就有预计,我们已经准备了十几年,我们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的来应对这个局面。这些困难对我们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不会出现重大问题。”
另一方面,华为和中兴频频遭到美国的技术阻击,国内对于自主创新以及自主产权的关注空前。任正非表示,华为在美国经历了几场大官司,都获得良好的结果。华为现在87,805项专利中,其中有11,152项核心专利是在美国授权的,我们的技术专利对美国的信息社会是有价值的。我们已经和很多西方公司达成了专利交叉许可。华为不能代表别的企业,但是我们自己是绝对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
从经济版图中的地缘格局看,中国已经碰到了美国的边界,没有空白的边疆了。
这样的竞争不仅仅存在于华为一家企业,而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开始向技术领域进发,而且国内市场上可以自产自足,这才是令对方恐惧的地方。
当然,国内的基础技术和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这样的趋势已经开始。华为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对于华为的边界,任正非说道:“其实我们做的就是‘管道’,给信息流提供一种机会。我们做的服务器存储不就是‘管道’中的一个‘水池’吗?终端不就是‘水龙头’吗?所有这些技术都是一脉相通的。为什么华为终端的技术进步那么快?是因为我们在管道技术上的战略储备很多,我们用不完,就把这些部门划给终端,科学家都为它们服务,所以很快就跃上来了。因此,跨界这个问题,我们是永远都是不会做的。我们是有边界的,以电子流为中心的领域,非这个领域的都要砍掉。”
在通信设备行业,华为已经是寡头,2013年开始,华为就稳坐全球电信设备行业第一的位置,2017年的全年营收超过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之和。不过,运营商业务增长缓慢,还在等待5G的新机遇。
5G是当前技术最大热点,也是竞争焦点。但是任正非再次表示要对5G冷静看待。“还有好多地方我们可做5G的,我们暂时还做不了那么多。少数地方的拒绝不能代表我们在大多数地方被拒绝。而且5G实际上被夸大了它的作用,也被更多人夸大了华为公司的成就。现在人类社会对5G还没有这么迫切的需要。人们现在的需要就是宽带,而5G的主要内容不是宽带。”
他也表示,“5G有非常多的内涵,还需要漫长的时期。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样,浪潮来了,财富来了,赶快捞,捞不到就错过了。5G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日本和韩国还是4G,日本、韩国把4G运用到非常好,就足够满足使用。”
任正非估计,5G接下来还要进入毫米波,毫米波就是只要你多加一倍的钱,带宽可以加一百倍,相当于一秒钟你可以下载几十部高清视频,这个已经在实验室实现。5G现在暂时还没有充分发挥出用处。
谈创新战略:“AI可能有泡沫”
过去十年中,华为累计研发投入近4000亿人民币。按照欧盟委员会公布的《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华为研发投入113.34亿欧元排在第五。
对于未来的创新重点,华为主要是投在主航道上的基础研究、人工智能部分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任正非表示,在电子上我们已经做出最先进的芯片ARM CPU、AI芯片,在光子的交换上,我们也是世界最领先的。在量子方面,我们在跟随,至少在研究别人的量子计算机出来后,我们怎么用。所以开展基础研究,才可能有超额利润,才有钱做战略投入,才能领导社会前进。
对于人工智能,任正非表示,人工智能有可能是泡沫。但别害怕这个泡沫破灭,那些失败的专家工程师,我们招聘,为什么?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生产结构,改变我们在全世界的服务结构,我们需要这些人。真正的机器人出来后,90%的机器人公司就困难了。因此,我很难解释人工智能是不是有泡沫。但是如果我们不是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提升生产效率,我们公司就不可能实现低成本,不可能获得高利润,也不可能加大对未来的战略投入。
危机感经常在任正非的演讲、文章中出现。但是华为是世界上几乎唯一做B2B业务成功,做消费者B2C业务也非常成功的企业。
对此,任正非说道:“我们把做网络的技术能力也应用到了手机业务。比如,手机的图像系统很好,就是来自我们网络的图像系统对数学的研究。下一步,我们网络连接业务会更成功,会是全世界最好、最智能化的连接,这些领域其实都是相关的。”
整体来看,千亿美元的营收,对于华为来说,又步入了新的阶段,也是新的里程碑。千亿美元的营收,已经高于2017年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的收入之和。这一年中,华为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向人工智能方向进行升级,而不论5G还是人工智能,中国都将是最大市场,只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从人工框架到算力到算法,能否夺回话语权还是一个未知数。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