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研报】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了2018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从同比看,CPI上涨2.5%,涨幅与上月相同;从环比看,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从同比看,PPI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从整体数据看,10月CPI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环比涨幅回落较大;PPI同比与环比增速均出现回落,这说明不论是从供给端还是需求端,实体经济出现滞胀的风险都大大降低。博览研究员认为,在可见的时间范围内,由于大力度的宽松货币与融资政策、大力度的基建投资力度、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的实施,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在未来1-2个季度内触底回升。
食品价格由涨转降是C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鲜菜、鸡蛋价格下降较快;肉类、鲜果价格上涨,油气类能源价格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不过这可能是CPI增速由上转下的临界点。
在CPI增速同比中,据测算,在10月份2.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幅度弱于非食品价格,鲜果、鲜菜和鸡蛋上涨贡献较大,猪肉价格下降1.3%,降幅连续第5个月收窄,成为稳住CPI增速的功臣。在非食品中,居住价格、教育服务和医疗保健、汽油和柴油价格上涨较快,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44个百分点。
在PPI增速中,不论是同比还是环比,生活资料价格涨幅都低于生产资料价格,说明消费端需求仍然比较低迷。PPI环比中,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27个,持平的有8个,下降的有5个。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回落的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3.1%,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0.9%,回落0.1个百分点。
涨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6.3%,扩大2.5个百分点;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1.1%,扩大0.6个百分点;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0.5%,扩大0.2个百分点;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0.7%,扩大0.1个百分点。
由涨转降的有化学纤维制造业,下降0.3%。此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与上月持平。
PPI同比,在主要行业中,涨幅回落的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6.1%,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7.3%,回落0.8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6.9%,回落0.3个百分点;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24.0%,回落0.1个百分点。
涨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42.8%,扩大1.6个百分点。
降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6%,扩大0.9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0月份3.3%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1个百分点。
目前看来,国际油价出现滞涨迹象,地缘政治风险在降低,美国原油库存成为第一等,油价上涨动力衰减,预计后续输入型通胀压力减轻,通胀压力触碰3%临界线的概率不高,中国短期滞胀压力大为缓解。
双“十一”再破记录,消费升级还是降级?
在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节启动后,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2分05秒即突破100亿元,刷新去年创下的最快破百亿记录,用时不到1小时17分超过2015年双十一全天成交额。
11日清晨数据显示,2018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成交额超过1111亿元用时6点04分12秒,比去年快约4小时50分,成交总额突破1207亿元用时8小时8分52秒,比去年再快5小时。
其他商家也迅速突破成交额亿元大关。56秒,小米天猫官方旗舰店支付金额破亿元。双十一启动30分钟,包括小米在内的30家进驻天猫平台的品牌成交额突破1亿元。网易考拉229秒后成交额破亿,78分钟后超越去年全天水平。
根据淘宝大数据分析,今年"双十一"消费主力人群仍是80、90后,从2015年之后,90后消费人群开始超过80后。互联网一代成为消费主力让大量互联网热词由此派生。
网购的火爆似乎丝毫没有显示中国内需疲软的迹象,其实,火爆的背后是零售升级和技术场景的支撑。今年“双十一”,零售业开始突破单纯“买买买”的购物场景,向餐饮、出行、娱乐等生活场景渗透;各大平台也开始强化县域市场布局,抢占低线城市客流。更多仍然是对增量空间的开拓,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很大一部分线下需求转移到了线上,因此,通过观察“双十一”并非能够透视整体消费趋势。
不过,不管怎么样,网购的继续火爆仍然能够说明中国消费潜力仍然巨大。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