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研报】在13日美股暴跌之后,14日,WTI原油期货盘中跌超8%,创逾三年最大单日跌幅,布伦特原油期货盘中跌超7.7%。石油价格周二大幅下跌,加剧了油价暴跌的趋势。有分析称,随着供应不断增加,明年的需求可能会被抵消,这一暴跌已使能源综合板块陷入熊市。
也就在此时,国内银行10月信贷数据“环比增速腰斩”的利空数据,也增加了市场的忧虑。
在10月29日《11月的新机遇:国内稳定性提升,海外波动性放大》一文当中,博览财经明确指出,即将到来的11月,很可能是国内外市场短中期走势的一个“分水岭”——在一系列“维稳政策”扶持下,长期低迷的A股市场“稳定性”开始提升;而随着经济数据的回落与欧美内政的变化,此前狂飙突进的海外市场“波动性”开始大幅提升。
如今,对于海外风险因素对A股行情走势的影响,在此前的《甭对美国佬“过度关注”!中国因素早已“截胡”》一文当中,博览财经明确指出,现在的格局是,内因已经赶在外因之前,完成了对国内经济与股市主导权的“截胡”!
也正因此,虽然相继遭遇海外市场下跌、国内信贷腰斩的冲击,但对A股的影响,大概率就在“日间波动”上,但已经不可能改变中长期上涨大趋势了!
而A股突然间“身强体壮”的根源,也就在于决策层锐意改革、监管层加快落实,使得内部稳定性提升,可以抵抗内外部风险了!
政策口风的变化早在2018年中就已经初露端倪
此前中国股市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与我国经济基本面形成反差。如今,监管机构呼应市场期盼,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市场运行的基础性制度日渐扎实,由于投资人对证券市场改革和发展的预期日益稳定明确,股市逐步走出低迷状态,市场做多气氛日渐浓厚。
随着政策温度是回升,资本市场将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股市发展的重要契机。针对当前阶段经济中的一些困难和矛盾,政策层面已经作出了标本兼治的应对安排——
◆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地作了预调微调;
◆财政政策方面,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在酝酿之中;
◆支持民企发展的系列针对性措施正在见效;
◆金融防风险日益收获实效,市场应对、抵御外部干扰的能力在增强。
虽然这一轮“金融政策的‘转向’”是在10月中下旬开始“明确”的,但这种政策口风的变化,早在2018年中就已经初露端倪——
2018年6月,郭主席在陆家嘴论坛上间接反驳“中国式去杠杆用力过猛”的舆论,他并批评地方、部门、银行和企业对去产能、去杠杆心存侥幸,暗示官方不会因近期的违约潮而停止金融去杠杆。
话音刚落,7月20日,一行两会下发资管新规细则文件,较之前的文件出现了重大放松。过渡期内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新资产、理财产品可以继续摊余成本法,未来会通过MPA指标缓和等方式协助银行非标回表。
7月26日,央行决定下调MPA结构性参数,初步在0.5左右。要知道,结构性参数这东西,就算是金融机构犯了错,上调幅度也就是0.05。而这次下调,则一次性给了0.5。
然而,这一切还是没能解决一个问题,国内特殊的二元信用结构,国企是亲儿子,民企在金融体系被歧视。实际上,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个事一直存在(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民营金控了),只是今年民企大股东质押爆仓、民企债券违约的案例实在太多,多到已经是社会性问题,大家都在讨论国进民退时,终于引起了最高决策层的注意。
于是有了最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大家突然发现,民企从不受待见的私生子,好像变成人见人爱的“幺儿子”。
刹那间,各地政府成立纾困基金,券商成立纾困资管,保险成立纾困计划,央行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商业银行降低民企贷款利率,民企贷款纳入银行MPA考核,到了监管那,最终憋出了大招。
银保监会提出民营企业新增贷款“一二五”目标: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而且易行长,竟然出现了罕见的认错:前期一些政策制定考虑不周、缺乏协调、执行偏离,强监管政策效应叠加,导致了一定的信用紧缩,加大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今后,在制定政策过程中,人民银行将注重实地调研,充分听取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意见;对需稳妥实施的政策,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对利于长远的规范措施,设置合理的过渡期,避免“一刀切”,便于企业适应调整。
而人民银行2018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连去杠杆和防风险都不提了(当然之前更高规格会议也没再提去杠杆),把民企融资作为当前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