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电话:4001066887    

服务监督电话:0351-5665501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公司公告
   
公司声明
   
0351-5665501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声明

近期,我公司发现某些不法个人冒充公司营销人员向投资者收取高额的费用,甚至以保证投资收益回报等方式吸引投资者从事证券投资或其他金融相关业务,以骗取服务费或投资理财款,严重侵害了投资者及我公司的合法利益,对我公司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对此公司郑重声明:

1、我公司从事的业务范围仅限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未开展期货、外汇、原油、贵金属等投资业务。如投资者收到假借我公司名义推广上述业务的电话、微信等,请投资者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2、我公司对外统一使用公司财户收取服务费用,且严禁营销人员以私人账户收款,如有疑问可拨打总部电话0351-5665501、 4001066887进行核实。

3、郑重警告正在冒用我公司名义进行销售及其他活动的任何个人或组织,立即停止此类非法行为。对于损害我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公司保留追究诉诸法律的权利。

4、任何冒用我公司名义引起的一切行为后果与我公司无关,敬请区分。

请各位投资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切实维护好自身权益。

特此声明!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24-11-22

关于变更我司服务监督受理电话的公告

因经营需要,我司服务监督电话自2018年12月24日起进行变更,统一使用 0351-5665501,我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特此公告!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

2018-12-24

慧研智投 慧研智投资讯 资讯动态 油价大幅下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变得暗淡”!
油价大幅下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变得暗淡”!
2018-11-16 08:32
作者: 博览资讯
来源: 博览资讯

【博览财经分析】博览财经注意到,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达利欧称,美联储加息已到伤害资产价格的地步,在观察经济环境前,美联储必须先观察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全球总体上在用杠杆做多股市,因此,下一场熊市到来时,投资者可能非常痛苦

而当前最先体现出这种“动向”的,是刚刚经历了12连跌“痛苦”的国际油价。虽然隔夜美油、布油连续第二天上涨,结束了此前12连跌的态势。但中长期趋势仍然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变得“暗淡”,而产能也即将达到“高位”供过于求的态势将恶化全球油价的走势……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市场对未来需求预期的根本扭转

博览财经倾向于认为,这一轮油价连跌背后的推手,既不是量化策略抛售导致,也不是对冲基金多头平仓,而是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市场对未来需求预期的根本扭转。最新调查显示,近半数受访者看衰明年全球经济,为2008年来最差预期!有44%的受访者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将减速,这是2008年11月以来最差的前景预测。在这些受访者中,有54%预计亚洲国家经济增长将放缓,悲观情绪达到近两年来最高水平。根据这项调查,全球盈利增长预期跌至2012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不过,只有11%的受访者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将进入衰退区间。

虽然国际油价有所反弹,但在这之前“12连跌”的惨状依然让人心有余悸。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仍是众多投资者的困惑。

在高盛看来,这一轮暴跌纯粹是技术因素驱动,并非由于基本面情况恶化。高盛首席商品策略师Jeffrey Curie在报告中表示,首要原因是动量交易策略推动的持续抛售,其次则在于商品互换交易员在油价连续下跌的情况下出于风险管理需求而不断抛售原油期货。

和高盛这一观点类似的是,还有人指出,这次暴跌背后的推手可能是某个对冲基金“巨鲸”,它此前疯狂做多原油同时做空天然气,但是押注方向和市场走势完全相反,结果为了止损而在过去两周内对这一交易策略进行平仓,导致了如今的结果。

不过在彭博研究分析师Ziad Daoud看来,这都不是油价连续下跌的根本原因,关键还是在于供需层面。从10月3日高点算起,布伦特油价在这一波下跌中累计跌去21美元,Daoud认为其中18美元,即85%要归因于需求疲软,另外15%则归因于供应因素。

在需求层面,Daoud指出,事实上近期国际能源署(IEA)已经提到,受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上行以及新兴市场动荡的影响,将明年原油需求预期进行下调

在供给层面,美国在对伊朗的制裁中给予8个地区豁免权,允许他们继续进口伊朗原油,令市场对供应受扰的担忧缓解。同时,非OPEC尤其是美国原油供应的增加,也是令市场担心供应冲击油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至于供需如何冲击油价,Daoud做了三个假设:需求强劲会同时推升油价和相关公司股价;供应受扰会推升油价,但同时对非能源股价构成打压;如果将交易时间按30分钟分段,每一段内油价只受到供应或者需求一个因素的影响,两个因素不同时起作用。

                            

 

Daoud认为,在每一个30分钟的区间内,如果油价和非能源股价同向变化,那么油价的变化就要归因于需求因素;如果二者反向变化,那么就是供应因素再起作用。

在进行一系列计算之后,Daoud认为,这次油价下跌既不是由于量化策略的影响,也不是对冲基金平仓所致,而是因为市场对全球能源需求下滑,“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全球GDP增长的放缓,而不是全球经济遭遇了新的事件冲击。

2019年上半年,会出现大量原油过剩

美国11月9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1027万桶,连续第八周增长,创2017年2月份以来最大单周增幅,至2017年12月前期以来新高。数据公布之后,周三WTI油价涨幅收窄。此前,国际能源信息署(IEA)和欧佩克本周警告,考虑到非欧佩克成员国原油产量的增速以及中国和印度需求的疲软,至少2019年上半年,会出现大量原油过剩。美国媒体CNBC报道,PVM石油协会策略师Tamas Varga表示,“为避免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减产。”

IEA称,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2019年全球原油供应将超过需求,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创纪录的石油产量抵消了伊朗和委内瑞拉的下降。

国际能源署(IEA)周三表示,全球石油供应正在迅速增长,2019年全球石油供应将超过需求,其上调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下调新兴市场明年原油需求预期。此前一天OPEC下调明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在供应端,IEA称,全球原油供应增长正在迅速增长,“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创纪录的石油产量抵消了伊朗和委内瑞拉的下降”。其将2018年2019年非OPEC石油产量增长预估分别上调至240万桶/日和190万桶/日,之前预估为220万和180万桶。预计美国今年石油供给增长210万桶/日,明年将增长130万桶/日。

在需求端,IEA称由于油价下跌抵消了经济前期恶化的的影响,维持2018年和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估不变,分别为130万桶/日和140万桶/日。但下调新兴市场原油需求,称货币贬值和经济活动放缓加大了油价同比上涨的影响。

IEA表示,由于非OPEC国家石油供应的持续增长,明年对OPEC石油的需求料将进一步减少。IEA还表示,已将对OPEC原油的需求预估下调30万桶/天至2019年的3130万桶/天。

IEA同时称,全球原油库存目前正高于季节性正常水平,一旦10月份的数据最终确定,库存可能会自3月份以来首次超过五年平均水平。

此前一天,OPEC称由于全球经济放缓抑制需求,竞争对手的原油供应激增,2019年市场对于OPEC的原油需求降幅要超过此前预期,下调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至9879万桶/日。

受供应暴涨,需求前景放缓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此前遭遇重挫,WTI油价年内首次跌破56美元,进入技术熊市。

OPEC+寻求减产 俄罗斯这次不想跟了

有消息人士称,俄罗斯希望避免任何由OPEC主导的石油减产,今后俄罗斯的原油产量或将继续增加

国际油价止步十二连跌之际,OPEC与有力盟友或将迎来真正的分歧。

稍早,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将继续与OPEC合作,且已在巴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讨论了全球原油市场形势。他还指出,油价目前不稳定,但在70美元左右对俄罗斯是完全合适的。

此前路透社曾报道,OPEC及俄罗斯等伙伴国在上周日的OPEC+会议上讨论了2019年最多减产140万桶/日的目标,以应对供过于求和国际油价持续下跌。

消息人士称,140万桶/日的减产目标恰到好处,但需要参考俄罗斯和伊朗的意见;而伊朗石油正遭美国制裁出口减少,因此不希望在新协议中加入具体产量目标;俄罗斯对减产还没有明确表态。

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曾报道称,除非与沙特达成减产协议,否则,俄罗斯计划在明年年初之前将其原油日均产量增加30万桶

彭博社则称,俄罗斯方面认为现在还很难说石油市场是否存在供过于求。该国原油部长Alexander Novak称,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看看市场如何发展,而目前俄罗斯石油日均产量仅比10月份的水平低约1万至2万桶,来自客户的需求“相当稳定”。

在《华尔街日报》看来,OPEC+减产的最大障碍正是产油国组织的有力盟友俄罗斯。IHSMarkit俄罗斯能源咨询主管Matthew Sagers分析指出,俄罗斯或许不愿意再次减产。几个月来,俄罗斯石油企业无惧美国对伊制裁的威胁,早就开始计划增产。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头条
华盛顿不再是欧洲的主人?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已成为欧洲的沉重负担 中美展开接触:美国财长姆努钦已恢复与中方贸易谈判负责人的对话 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展开新一轮外交竞赛 中美突然“靠拢”,因为又有了新的“共同敌人”:全球经济下行! 如何识别宏观策略研究报告的价值? 那些嚷着让政府救助的民营企业,何尝不是“中国式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