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分析】尽管2018年没有经历经济衰退,但市场却在大声宣布坏消息的到来,市场已经嗅出企业盈利衰退和经济增长急剧减速的味道。今年有投资者质疑,为何企业财报不差但股价不佳,值得注意的是,当股价不顾好消息而持续被抛售时,就是熊市了。
11月20日,包括欧美股市在内的全球股市继续走低,其中最为显眼的是科技股板块的大幅下跌,已经蔓延至欧洲、亚洲股市。科技股在刚刚过去的10月集体失血。10月,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9.2%,创下自2008年11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年内已出现三次超过10%的调整,为金融危机以来最惨。科技板块继续成为抛售重灾区,FAANG组合较52周高点的跌幅均超过20%,全部进入技术熊市。
与此同时,十月初至今,标普500指数已经下跌超200点,跌幅超过8%。许多投资者对美股前景感到忧虑。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MichaelWilson认为,目前美股已进入“滚动熊市”,而这种熊市的定义是不同板块、行业或资产轮流出现下跌,起因是利率走高和不再协同的全球经济扩张,这将给金融市场带来严重破坏,最终会伤害到本轮牛市的引领者--科技股。
Gerring Capital Partners创始人Eric Parnell对此表示,十月美股调整只是下一次熊市“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熊市的种子已经在市场潜伏了很多年。他认为下一次美股熊市的规模和影响将超乎投资者想象。美股在今年一月和十月经历的调整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或许未来十年美股都将疲软。
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师DavidKostin团队则“相对温和”的认为,虽然预期牛市还会继续,但建议投资者转向防御。其中基线场景预计美股会录得“温和的个位数绝对回报”,但现金在多年来首次成为比美股更有吸引力的资产类别。
美股正在进入“更惨烈的熊市”?
从9月中旬起,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MichaelWilson变给出了美股已经处于“滚动熊市”的预言,10月11日美股新一轮抛售前他也指出,此前一周利率迅速走高就是市场的转折点,“熊市要来了”。而今又断言:“美股已经处于熊市中了!”
今年以来标普500大盘在滚动五日录得跌幅后,第六个交易日的平均亏损为0.05%。尽管这一跌幅很小,但与过去十六年的经验形成很大偏离。2018年也是2002年以来首次“逢低买入”的策略不再奏效,此前失效的年份颇为微妙:1982、1990和2002年美股深处熊市并结合了经济衰退;2000年是科网泡沫顶峰,也是熊市和经济衰退之前的临界点:
上述市场罕见的举动说明,尽管2018年没有经历经济衰退,市场却在大声宣布坏消息的到来,市场已经嗅出企业盈利衰退和经济增长急剧减速的味道。今年有投资者质疑,为何企业财报不差但股价不佳,大摩认为,当股价不顾好消息而持续被抛售时,就是熊市了。
今年开始情况不一样了:不仅美联储由“量化宽松”转变为“量化紧缩”,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也即将结束或调整各自的量宽买债政策,更何况美国财政刺激即将触顶,代表或不会重演2008年的场景。
不过大摩Wilson也不是第一个认为美股已处于熊市的主流分析师。在10月抛售盘整结束后,随着步入熊市的全球股指、行业板块和个股呈增加态势,法国兴业银行全球策略师、“大空头”Albert Edwards也警告称:全球性熊市很可能已经开始了。
更进一步,Wilson认为,“滚动熊市”的定义是不同板块、行业或资产轮流出现下跌,起因是利率走高和不再协同的全球经济扩张,这将给金融市场带来严重破坏,最终会伤害到本轮牛市的引领者:科技股。果然,科技板块引领了美股10月暴跌,今年前九个月还保险翻倍,周一美股五大科技巨头FAANG均跌入熊市区间:
当然,市场上并不缺乏反对的声音。金融博客Zerohedge指出,摩根大通量化及衍生工具研究部主管Marko Kolanovic周一在美股跌幅不断扩大之际,再次重申逢低买入的逻辑成立。理由是,此前风险偏好被两个核心变量辖制,一是担心美联储加息超过中性利率,二是担心贸易摩擦升级。
野村证券的多资产策略总经理Charlie McElligott则认为,美联储释放的信号虽然鸽派,但较为复杂,因为加息政策鹰派转鸽派实际等于在看衰经济增长。未来的状况将是:增长在减速、财政刺激在快速消失、金融状况呈“净趋紧”状态,货币政策接近不再是刺激性的水平。
美国经济的传统规律--三年扩张,一年收缩
美国经济平均每三年将扩张一次。在之后的平均一年多里,经济将陷入衰退阶段。
保持这样的节奏对美国经济保持平衡非常重要,因为通过定期进入经济衰退,经济能够自行清理扩张期间积累的冗余与过剩,为下一阶段的增长奠定更强大的基础。
不过近些年,上述的美国经济节奏已经被打乱。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统计显示,在1854至1982年的128年中,经济基本符合上述的节奏,很少出现意外。
大约三十年前,在格林斯潘接掌美联储之后,许多人认为,通过财政及货币政策刺激,美国经济可以不间断地持续成长。美国经济的变化自此开始。
历史证明,政策制定者想方设法规避经济衰退的行为将在未来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现在我们处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第十年。在过去十年中,政策制定者认为他们可以通过政策干预经济衰退,扰乱了自2008年后的两次经济衰退的节奏。
但逃得了一次,逃不了一世!
金融市场的风险正在上升。随着政策制定者一次次成功地平息或是规避经济衰退,他们剥夺了经济自行清除冗余的机会。
最终,一旦经济衰退真的到来,衰退的影响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更严重。
经济最终会自行清理冗余与过剩,政策制定者的意志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最好的情况理应是,在2012年和2016年,美国相关机构不干预,而由着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因为如此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防止意外后果和更严重的结果。当然,现在探讨这个可能性已经为时过晚。
美股在今年一月和十月经历的调整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或许未来十年美股都将疲软。
目前美股的状况是,美股估值很高,美国经济增长较温和,减税法案提振美股,债务占GDP比率在历史高位,企业在过去几年中又通过借钱大量回购自己的股票。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