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分析】刘士余在将近3年的任期内没有让中国股市重回高位,却至少让它站稳了。北京时间1月26日,中国官方证实,负责股市监管的中国证监会主席换人。3年前在中国股市遭遇“灾难性重创”的背景下接班的刘士余结束任期,其职务由中国另一国有银行工商银行董事长、颇富传奇性的易会满接任。
尽管刘士余任内没有恢复中国股市的牛市局面,且其手腕也不无争议。但是,遏制资本杠杆风险,建立IPO注册制和退市制度,他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恢复,奠定了功绩。
刘士余被认为是一个颇有能力和手腕的金融专才。尽管中国股市在他长达近3年的任期内未走出低谷,但是当年中国股市骤然升温的确存在相当的风险泡沫,投机游资盛行,内幕交易猖獗,股市虚假繁荣成分严重。
彼时,经历一段时间的“熟悉”,刘士余在一些公开场合痛斥当时隐藏在资本乱象背后的野蛮人、妖精、害人精,“资本大鳄侵害中小投资者的账要算的,我讲的是个人行为……”
在这近3年任内,刘士余整顿资本市场乱象,利用国家稳定金融秩序的契机去杠杆,同时对上市公司IPO推行注册制力避监管单位内外勾结、监守自盗,对于不符合市场交易规则的公司强制退市。这些断然措施或动作的确挤压了泡沫,让市场步入正轨。
从某种程度上说,刘士余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当然,有些政策结果还不明显,真实还存在争议,这一点也要承认。
继任者易会满,生于1964年,浙江温州人。因为早年毕业于国家级重点中专浙江银行学校,他被称为草根银行家。除了早年短暂任职央行分支机构外,易会满一直在工商银行任职。
据中国媒体评价,长期身处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的他,形成了独特的工作风格,战略视野开阔、市场眼光敏锐、改革创新意识强烈,对于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等各方面关系得心应手。
资本市场改革的“急先锋”
与前任证监会主席肖纲一样,刘士余也出自中国商业银行系统。2014年10月起,刘士余担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履历十分类似执掌证监会时间最久的尚福林。不同的是,2016年2月刘士余接替肖纲就任证监会主席时,正值中国股票市场暴跌。2016年1月,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从前期的5178点一路下跌至2638点,近乎“腰斩”。刘士余接手证监会可谓临危受命。
在刘士余担任证监会主席之后,中国股票市场也完成了最后一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国家队”(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组建的救市团队)的救市资金持续进入股市,市场情绪逐渐稳定。自2016年3月开始,中国股票市场开始稳步上涨,在刘士余任职的前两年间,走出了一波小牛市行情。
“去杠杆”虽然是引发2015年股市暴跌的元凶之一,但是规范杠杆资金、清理场外配资仍是资本市场监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市场情绪稳定后,刘士余带领证监会仍有条不紊地推进“去杠杆”工作。2016年全年证监会共注销510个涉嫌场外配资的证券账户,清理涉嫌配资的偏股型私募资管产品338只,总规模约756亿元(约合114亿美元)。
随着投资者情绪逐渐恢复稳定,资本市场的“虚火”也逐渐降温。证监会趁机加快了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在刘士余任期内,资本市场改革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扩大金融开放,即资本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二是增加资本市场深度,服务实体经济。
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简单来说就是资本的跨境融通。在这方面,中国重点放开的是股票市场。2016年12月深港通(即深圳、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开通,并于2018年5月起将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的每日额度扩大四倍。此外,沪伦通(即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的机制)开启在即,境内资本市场和境外资本市场的联系不断加深。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的金融开放过程始终围绕着“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核心展开。2016年批准的43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中有32家属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2017年境外公司发行熊猫债券开展试点工作,累计发行熊猫债券56只,融资969亿元(约合144亿美元);2018年3月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期货合约以人民币结算,截至2018年底中国原油期货的交易量已经跻身全球前三。在中国不断推行金融开放的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也在迅速扩大。2018年6月中国A股正式纳入明晟(MSCI)新兴市场指数,同时富时罗素指数也在考虑添加中国A股份额。
当然资本市场的主要任务还是服务实体经济。2017年2月,刘士余在2017年度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到,“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资本市场的改革迫在眉睫。尤其是在中国金融系统不断去杠杆的过程中,实体经济流动性紧缺的现象明显,直接融资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途径。
证监会主要从股票和债券两方面加快实体经济的融资。2016年248家企业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2017年IPO融资企业数量涨至419家,共计融资2186亿元(约合324亿美元),IPO“堰塞湖”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此外,公司债发行量也出现较快增长,带动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额猛增。2017年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总额为3.9万亿元(约合5,798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14年仅为4,174亿元(约合618亿美元)。
在去杠杆的同时,中国还面临着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为此,证监会将新三板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平台。截至2018年,新三板1万多家挂牌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约65%。同时,新三板还进一步推出创新层,重点支持高成长性创新创业企业,目前已有超过900家挂牌公司。北京时间2019年1月23日,科创板和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和方案经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资本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上又获得了新利器。
2018年以来,在中美贸易战和金融去杠杆的双重作用下,中国股票市场一直处于震荡下跌的过程中。然而,证监会和“国家队”都减少了干预股票市场的动作,仅在股票质押融资业务风险加剧时,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帮助。证监会的重点仍然放在了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和加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上。
总体来看,在刘士余的领导下,证监会的任务重点是在改革阻力最小的市场低迷时期,加大资本市场的改革力度,加快资本市场的改革步伐。这也正是中共对刘士余和证监会的期望与定位。从这点来看,刘士余很好地完成了中共交给他的任务,承担了资本市场改革“急先锋”的角色。
一场与“野蛮人“的搏战
在中国,证监会主席的位置并不好坐,从来是风头浪尖,众目睽睽。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说过,他这个位置是个火山口,谁都坐不住,股价涨了国家怕出乱子,股价跌了老百姓不愿意,不涨不跌大家都有意见,一语中的。但是对于证监会主席,他真正的使命不是要让所有股民挣钱,而是考虑如何建立一个拥有完善制度,运行正常的市场,才是他的本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士余也算不辱使命。
刘士余卸任后,其在短短的任期内所推动的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诸多动作,无疑也成为给新来者留下的改革遗产和新的改革起点。
上任伊始剑指“野蛮人”
有股民戏谑,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重任证券圈内人无缘,而每每由出身银行系统的人掌舵。此番卸任的刘士余也是如此,从1996年到2014年,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央行就职。直到2014年,刘士余调任农行董事长。2016年2月,刘士余在2015年中国股灾的余波里“临危受命”,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
刘士余被认为是一个颇有能力和手腕的金融专才。但面对中国证券市场投机和内幕交易乱象,他也曾痛斥隐藏在资本乱象背后的野蛮人、妖精、害人精,也曾撂下话“资本大鳄侵害中小投资者的账要算的“。
然而,就在刘士余痛斥资本市场乱象数月后,中国股市中的“野蛮人”却给了刘士余一记有力的反击。从2017年4月开始,中国股指下跌,诸多个股跌至2015年股灾以来的新低。从IPO提速、严控并购重组、高送转到限制减持,刘士余上任一年多推行的多项新政遭受全面质疑。一片怒声中,刘士余面临着其上任以来最大的舆论危机,也迎来其监管新政的艰难时刻。
在牛短熊长的A股市场,大盘指数都是中国历任证监会主席头上悬着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但股市的下跌不能完全归咎于刘士余,他推行的诸多制度建设,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长远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两大制度稳定市场
注册制和退市制度被指是刘士余任内规范中国证券市场的主要政绩。
首先是建立注册制。
就在卸任前日,刘士余还在为中国股市注册制成为成熟、有效的机制做最后努力。2月24日,面对中国全国人大批准的注册制2年试行期即将到期,刘士余在2月23日向大陆全国人大作说明时,仍建议股票发行注册制授权期限延长至2020年。对此,全国人大也予以批准。
对于注册制这个刘士余在任时力推的制度,他虽是抱着热情,却也负责而谨慎,如果没有退市制度和中国股市制度建设的同步推进,注册制可能只是解决中国股市大起大落和赌徒机制的美好的想象。
正如刘士余此前在回应注册制改革时所说,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当完善的法治环境,注册制是不可以单兵突进的。“大家已经看到,‘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创造条件总得有个过程。”
刘士余在富凯大厦的这三年
从农行行长到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金融街19号富凯大厦度过了近三年,主政资本市场本不是一件容易事。
他在任上解决了IPO堰塞湖,力促新股发行常态化;落实了退市新股,让长生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退出资本市场;完善了停复牌制度,促进并购重组更加市场化。尤其是三年前股市异常波动后的临危受命,他被称为'救火队长'重塑了资本市场规则,在弱市时提升了投资者信心,在证监会主席的位置上他干了三年。
三年时间里,刘士余领导下的证监会掀起'监管风暴'。
数据显示,证监会2017年稽查执法办结335件立案案件,行政处罚决定224件,罚没款达74.79亿元。而2018年的'监管风暴'力度不减。
2018年3月14日上午,证监会组织召开稽查执法专场新闻通气会,通报了2018年稽查执法重点:
1、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案件。
2、严重积聚市场风险,危害市场平稳运行的违法行为。
3、严重破坏公平交易原则,影响市场功能发挥的案件。
4、严重扰乱信息传播秩序,恶意制造市场恐慌情绪的案件。
其中引人关注的三起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案件中,厦门北八道集团被证监会开出中国证券史上最大罚单--55亿元!
刘士余带领下的证监会,敢于亮剑,严厉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严惩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逮鼠打狼,敢于亮剑,依法维护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切实防范资本市场风险,有效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
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用于投资者教育非商业用途,图片或文字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认为涉及内容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